![]()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與技術 |
太陽熱水器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發展背景文章來源:中國電力報 | 發布日期:2006-06-20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太陽熱水器國家標準的發展背景 1982年,當時的國家標準局開始著手組織太陽能標準的制定工作,1984年我國第一個太陽集熱器國家標準發布,即《平板型太陽集熱器熱性能實驗方法》(GB/T4271-1984)。1985年以后,開始進入初步產業化階段。1986年到1994年主要是引進了平板熱水器,所以當時的標準以平板熱水器為主,如1986年的《平板型太陽集熱器技術條件》(GB/T6424-1986),還有后來的《太陽熱利用術語》等。 從1995年到現在,進入了產業化發展階段,主要產品是全玻璃真空管熱水器,這期間制定的標準亦以此為主。到2001年,在全國能標委(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主持下,制定了10項太陽熱水器的國家標準,1項行業標準,即農業部的《家用太陽熱水器技術條件》(NY/T343-1998),這些標準主要是結合我國當時的行業發展和產品研發方向制定的,和國際標準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進入二十一世紀,特別是加入WTO以后,為適應國際大市場的要求,提出國家標準要與國際接軌,因此在2002年,由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領導,經過專家的調研和分析論證,對一些標準進行了修改、補充完善,陸續制定頒布了四項國家標準和三項行業標準,分別是《家用太陽熱水系統熱性能實驗方法》(GB/T18708-2002)、《太陽熱水系統設計、安裝及工程驗收技術規范》(GB/T18713-2002)、《太陽集熱器熱性能室內試驗方法》(GB/T18974-2003)、《家用太陽熱水器/系統技術條件》(GB/T19141-2003)和《太陽熱水裝置輔助電加熱技術條件》(NY/T513-2002)、《家用太陽熱水器儲水箱》(NY/T514-2002)、《家用太陽熱水系統安裝運行、維護技術規范》(NY/T651-2002)。2002年以前頒布的11項標準,加上新頒布的這7項,從實驗、管理、產品對我們現在太陽熱水器的品種、售后服務,安裝驗收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規范,構成了一個基本完善的熱水器技術標準體系。之所以說是基本完善,是因為隨著技術進步、產品更新,和市場需求的不斷發展,現有標準還會不斷地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 隨著太陽熱水器行業的發展,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的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分工越來越細、協作越來越廣泛、技術要求越來越嚴格,整個行業逐步走向社會化大生產,這必定要以技術上高度的統一與緊密的協調為前提,而實現這種統一和協調也依賴于各類相關標準。 市場規范化的需要 太陽熱水器正處在產業化發展的初期,規范市場是太陽熱水器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隨著市場的發展,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不公平、不合理、不合法的行為屢屢發生,擾亂了市場,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給行業造成了負面影響。而規范市場要靠三種力量:一是國家和企業要盡快建立和實施產品質量法,制定完善的技術標準和規范;二是強化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測和產品認證工作;三是加強市場管理。同時要加強行業自我管理,充分發揮各級行業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組織、協調、監督行業自律、誠信經營及服務。 進入國際大市場的需要 標準是隨著行業發展而制定的,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指導行業的發展。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國太陽熱水器產業別無選擇,只能走國際化的道路。引進、消化、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吸引外國資本,建立合作、合資企業,積極利用相關國際組織的資金,制定與國際接軌的技術標準、產品監測和認證規范,逐步實現國際化,積極開拓國際市場。近年來我國太陽熱水器出口數量不斷增長,尤其是1997年以后,隨著環保問題日趨突出,國際上太陽熱水器市場逐漸復蘇,如歐共體十五國,計劃到2010年太陽熱水器的保有量達到1億平方米,基本上是其目前保有量1000萬平方米的10倍,我國的太陽熱水器行業要想抓住這個機遇,使自己的產品順利進入國際市場,就必須符合國際規則。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