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與技術 |
生物質利用方式的總體效率文章來源:生物能源網 | 發布日期:2006-06-27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各種利用方式的總體效率 假設生物質能源利用過程中CO2的凈排放為零,而運輸和預處理過程由于使用礦物燃料而排放CO2。所以,不同的利用方式,效率不同,預處理過程不同,得到同樣可用能而對減少CO2排放的作用就不同。 1 直接燃燒 我國是農業大國,在農村能源消費結構中,生物質能約占生活用能的70%,占整個用能的50%,但生物質的利用仍以直接燃燒的柴灶為主,這種方式效率很低,只有15%左右。生物質工業鍋爐的設計效率雖然也能達到礦物燃料的水平,但實際運行中的效率卻并不理想。所以,應盡量推廣更先進的生物質利用技術。 2 氣化供氣、燃燒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城鎮和農村開始使用煤氣。而利用石油裂解氣或優質煤為氣化原料,生產成本相當高。生物質的特點,使其特別適于作氣化的原料,利用氣化爐,將生物質通過熱化學轉換變為可燃氣體,作為生活煤氣或鍋爐燃料與煤混燒,可節約大量優質礦物燃料。圖2為生物質氣化集中供氣示意圖。 圖2 生物質氣化集中供氣示意圖 下吸式氣化爐已成功地用于農村供氣系統,利用當地的農作物廢棄物,如玉米稈、麥桿、稻殼等為原料,氣化后的燃氣作為當地居民生活用氣。氣體熱值5.2MJ/m3,氣化效率70%以上,煤氣爐灶的燃燒效率為50%,系統效率約35%[2]。 中科院廣州能源所研制的以O2為氣化介質,采用CFBG技術的中熱值煤氣系統,產生的煤氣熱值在10—12MJ/m3之間,氣化效率在70%以上[3],總體效率在40%左右。 循環流化床木粉氣化爐,以燃氣做鍋爐燃料,氣化熱效率約95%,燃氣在鍋爐中的燃燒效率在95%以上,燃燒總效率為90%左右。 3 氣化發電(中小型) 中小型氣化發電系統包括氣化、除塵、除焦、發電幾部分,如圖3所示。按國內目前氣化發電技術水平,小型氣化發電系統(2.5kW)的有效熱效率為11.6%;60—200kW稻殼氣化發電系統,系統效率為12%;中等規模氣化發電系統(1MW),利用循環流化床技術,系統效率可達17%左右[4]。雖然氣化發電的系統效率較低,但產生的是高品位的電能,可用性高。 圖3 1MW生物質氣化發電系統示意圖 4 生物質IGCC技術 IGCC即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系統,適合于大規模處理農業或森林生物質,流程如圖4所示,該系統具有處理容量大,自動化程度高,系統效率高等優點,較適合工業化生產。常壓的IGCC系統,系統效率可達35—45%。 圖4 生物質IGCC示意圖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