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密的草叢,高達六七米,它們不是用來當飼料,而是用來發電。我國著名的菌草技術發明者、福建農林大學林占熺研究員,種出了一種全世界產量最高、可以用來發電的能源草,可緩解當前的能源緊張。
普通的草,畝產不超過五千公斤,燒上片刻即成灰燼。這種草卻大不一樣,它高達六七米,直徑就有三厘米多,每根草就像一株竹子。“這是世界上已知產量最高的草,一年可收割二季,每畝總產量大概有兩三萬公斤。”林占熺說,一畝巨菌草燃燒后的發電量相當于三四噸煤炭燃燒后的發電量。這種草對環境的要求并不高,在沙地、坡地等都可種植。如果種植戶多給它們施點肥,長勢就更好了。而且它們像韭菜一樣,割了還會長,種一次,可以割上好多年。用來發電也很簡單,用破碎機將其弄碎后,放到電廠的燃燒爐里,與用煤發電一樣。而燃燒爐只要經過簡單改造即可,技術改造的投入并不大。
據悉,近日,浙江一家公司與林占熺達成協議,將巨菌草當作發電的能源草,在蘭溪市試種并將推廣。不過,林占熺也表示,目前這項技術也處于試驗階段,蘭溪先種17畝,今年10月這些能源草將收割,屆時將進行現場鑒定,仔細測定每畝草究竟能發多少電。
在我國生物能源是一項新興的產業,利用木薯、甜高粱等非糧原料制作燃料乙醇的產業化正在加快,而生物柴油、秸稈發電的項目投資增長也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