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與技術 |
經濟觀察:兩大因素推動中國加快開發可再生能源文章來源:新華網 | 發布日期:2008-07-23 | 作者:張周來 王軍偉 | 點擊次數:
2007年9月1日晨在廣東南澳海濱拍攝的“風車陣”。新華社發(馬卡 攝) 隨著全球石油和其他化石能源供應日趨緊張、價格飆升,加上對于溫室氣體排放引起的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水能、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正在成為中國能源發展的重點。 正在廣西南寧召開的世界能源理事會亞洲地區工作會議、廣西可再生能源發展與新農村建設國際論壇上,100多位中外能源問題專家共同探討了可再生能源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鑒于國際能源價格上漲已經造成經濟成本負重,石化燃料供給的不確定性以及使用帶來的一系列環境問題,中國及時啟動能源的可持續供應,這為發展可再生能源打開了機遇之門。”世界能源理事會印度委員會委員杰克·麥塔說。 “如果中國把用于去年進口成品柴油的70多億美元用來投資開發荒山荒坡,可培育1億畝油料能源林,每年可開發1000萬噸生物柴油。”中國林業局能源辦錢能志說。 實際上,中國的太陽能熱水器、農村沼氣等技術已經走在世界前列。據統計,最近5年中國已先后投入150億元國債資金發展農村沼氣。截至2007年底,中國農村戶用沼氣已達2623萬戶。這項工程相當于節約1360萬噸標準煤的化石能源,同時相當于保護了7875萬畝林地。 乙醇汽油已在多個省份試點推廣,截至去年底,中石油在吉林、山東等9省份累計銷售乙醇汽油1700多萬多噸,生物柴油工業化示范項目去年已建成6.8萬公頃原料林基地。中糧集團在廣西投資的年產2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去年已經投產,每年可消化約150萬噸鮮木薯。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投資建設的中國首座海上風力發電站去年已開始運營。發電站正式投產后單機年發電量可達440萬千瓦時,每年折合經濟效益約600萬元。2007年底中國風電建設已突破600萬千瓦,預計今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將突破1000萬千瓦。 “風能、生物質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產業有望成為全球發展最迅速的行業之一,中國新能源產業孕育著更多的投資機會。”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副局長顧杰說。 中國日漸重視新能源開發,并于2006年開始實施可再生能源法。根據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國力爭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由2005年的7.5%提高到10%左右,到2020年達到15%左右。 與之配套,中國已明確多項鼓勵性政策,如可再生能源發電將可以優先上網、價格優惠等,同時承諾通過發展專項資金為可再生能源項目提供支持。 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總計為2億噸標準煤,約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8%。世界知名能源公司BP最新發布的年度統計顯示,2007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費增長率為7.7%,出現了自2002年以來的最低年度增幅。 “在節能減排的推動下,中國經濟增長的傳統粗放模式正在轉型,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必將對此做出更大的貢獻。”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官員寇建平評論說。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