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
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與技術 |
對抗全球溫室氣體激增 藻類大有作為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 發布日期:2008-07-24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能源需求有如一個無底坑,要如何滿足這項需求又不促使溫室氣體激增呢?科研人員現在又有一個可能的答案:那就是藻類。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2日報道,微藻具有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生成特性,同時又能輕易轉化成不同種類的燃料,無論是抑制氣候變化或成為生產電能來源皆具巨大潛能。它不會帶來化石燃料的污染問題,也沒有核能的浪費和危險。 根據科研人員提出的設想,人們可將燃煤發電廠和其他工廠排出的廢氣,注入充滿藻類、稱作光生物反應器的大型透明管;一旦廢氣和水混合,藻類就會發揮光合作用,吸收大部分的二氧化碳。 對這項稱為太陽能生物燃料的全新技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行了測試,結果相當成功,叫人感到鼓舞:供電廠排出的廢氣經過藻類處理,二氧化碳含量少了50%至85%,另一種溫室氣體氮氧化合物的含量也降低了85%。微藻從管內取出后,可以埋在地下,或導入海床,把它們吸收的溫室氣體捕捉住。 另外,如果用生長在戶外的微藻來發電,甚至可以產生“負碳”的效果,即它們在轉化成能源的過程中,能夠抽掉了大氣層里的部分二氧化碳。這是因為微藻在生長期間,首先吸收了二氧化碳;在燃燒產生能源時,它們雖會釋放二氧化碳,但現代捕捉技術能防止該氣體回返大氣層。 和使用糧食作物生產的第一代生物燃料比較,微藻也具備不占用農田的巨大優勢。和其他陸地的含油植物比較,它的產油效率也遠遠勝出。以產油效率最高的棕櫚樹來說,要滿足美國的燃料需求,就必須占用全美48%農田,藻類卻只需要相等于5%農田的空間。 目前,美國、德國和澳大利亞等國的學者,以及一些跨國大企業已經積極開發海藻能源。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