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與技術 |
“收藏陽光”的事業文章來源:江西日報 | 發布日期:2008-07-25 | 作者:楊建智 王齊 | 點擊次數:
“旦出扶桑路,遙升若木枝。云間五色滿,霞際九光披。東陸蒼龍駕,南郊赤羽遲。傾心比葵藿,朝夕奉光曦。”當初唐朝詩人李嶠抬頭望日,驚嘆于絢爛云天、感慨于光陰興替之時,一定想象不出,1300多年后,隨著世界光伏產業的發展,那些神采照人的“太陽之光”竟然可以被巧妙“收藏”,成為用之不竭的新興能源。 2004年落戶于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晶湛(南昌)科技有限公司,做的便是“收藏陽光”的事業,目標是邁向世界同行業“十強”行列。 向“太陽”要效益 說晶湛公司做的是“收藏陽光”的事業,源自于其主打產品——多晶硅與單晶硅。在光伏產業中,多晶硅與單晶硅都是太陽能系列產品中的核心構件。沒有它們,開發、利用太陽能將成為一句空話。 放眼當今世界,石油、煤炭、天然氣等損耗型能源日益緊張,新材料與新能源的開發與使用已成為當務之急,太陽能產品的研發、制造,也迅速成為全球制造業的熱點。晶湛公司從誕生之日起便站在了全球制造業的潮頭浪尖。 欲占盡風氣之先,意味著在晶體硅產品的生產中,需要開墾拓荒,走技術創新之路。在晶體硅的制造過程中,從石英中提取高純度的晶體硅,被認為是整個工序中的核心環節。10余年來,世界上通用的提取法均是國外的“西門子法”與“俄羅斯法”。作為太陽能產業新興國家的中國,并沒有屬于自己的提取技術。如此一來,雖然國內擁有豐富的石英礦產,但也只能以很低的價格出口國外,而后以高于石英幾十倍的價格進口多晶硅產品,以勉強發展國內太陽能產業。 這一尷尬局面很快被晶湛公司打破。一期工程啟動不久,該公司便依靠其強大的研發團隊,發明出一種嶄新的提取方法——“晶湛法”。這種提取方法耗電量大大低于其他兩種提取法,對環境幾乎無污染,在保持晶體硅產品純度的同時,成本降低了近一半,被業界稱為“世界晶體硅提取法中的第三法”。晶湛公司以其自主研發的“晶湛法”,在全球光伏企業中獨樹一幟,在風起云涌的光伏產業發展中,響亮地發出了“南昌聲音”。 向“未來”要未來 晶湛公司邁開兩條腿,一條腿踏上高新產業的潮頭浪尖,另一條腿邁上了未來產業的康莊大道。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光伏發電已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高新技術產業之一。全球光伏電池生產每年以30%至40%的速度遞增,太陽能產品目前占全球能源市場的1%,約70億美元。據歐洲可再生能源委員會研究報告,2005年以來,世界光伏產業以300%的年增長率高速發展。估計到2010年,其銷售收入將增至300億美元。而作為光伏產品核心構件的晶體硅,卻異常緊缺。 我國多晶硅工業起步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期,生產企業最多時達20余家。由于生產規模小、工藝技術落后、環境污染嚴重、耗能大、成本高,絕大部分企業相繼停產或轉產,到1996年僅剩下4家。 一邊是迅速增加的需求量,一邊是嚴重的供應不足。擁有自主研發的“晶湛法”,兼備美國EXCEL科技集團的投資背景,晶湛公司在南昌這個中部城市,開始自由伸展它的產業夢想。這一夢想,不僅牢牢抓住了現在,還緊緊抓住了未來。 2004年,晶湛(南昌)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啟動時,公司決策層將企業的目標確定為中部地區首個大型太陽能多晶硅生產基地和華中、華南地區最大最先進的微電子半導體生產企業。如今,年產300噸太陽能多晶硅的一期工程已近尾聲。年產1000噸太陽能多晶硅的二期工程也計劃于2009年3月完工。“等到三期工程完成后,我們企業的晶體硅年產量可以達到3000噸,驕傲地挺進全球同行業十強。”在采訪中,晶湛公司副總經理林錫坤這樣告訴記者。目前,公司以晶體硅的生產為主,接下來還將生產晶體硅模組及太陽能電池。未來的晶湛公司,將會是一個完整的太陽能產品供應商。可以想象,在不遠的將來,“動感之都”南昌將戴上一頂“太陽能之都”的桂冠。 記者感言:向“太陽”要效益,向“未來”要未來。晶湛公司給我們的啟示在于,企業要順應國際產業趨勢籌劃經營,要立足長遠設計將來。可以說,晶湛公司落戶南昌,不但為南昌制造業由傳統產業向高新產業的調整起到示范效應,還將為南昌未來的工業發展布局奠定堅實的基礎。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