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江蘇省發改委網站信息顯示,為有效緩解國慶假期用電負荷低谷時段清潔能源消納壓力,10月1日-3日,江蘇省實施了國慶假期填谷電力需求響應,累計填谷1340.4萬千瓦,響應規模全國第一,促進清潔能源消納8690.1萬千瓦時,保障了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其中最大的負荷集成商來自協鑫能科旗下公司,累計填谷170萬千瓦,占全省響應規模的12.7%。
協鑫綜合能源服務公司董事長牛曙斌表示,蘇州智電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協鑫能科旗下一家專業提供綜合能源數據監測分析與能效提升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江蘇省主要的負荷集成商, “國慶期間,我們組織了30余家重點企業參與響應,累計提升用電負荷約170萬千瓦,規模為全省之最。”
中電聯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促進中心介紹,作為系統與用戶的中介,負荷集成商是需求響應的重要實施者之一。在開放的電力市場中,負荷集成商既可以在市場側進行購售電,也可以在用戶側提供補償電價調整負荷來影響市場實時電價,同時,還可以為終端用戶提供綜合能源服務,提高用戶的能源利用效率。應充分發揮其在整合用戶資源、為用戶提供專業服務上的優勢,支撐用戶主動參與。牛曙斌表示,蘇州智電的綜合能源管理云平臺上線企業600余家,管理容量超1200萬千伏安,每年響應規模均居全省前列。
據悉,江蘇省清潔能源近年來發展較快,截至目前,全省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全社會裝機比例達24%。在國慶、春節等長假期間,由于大量企業停產放假,電網用電負荷顯著下降,伴隨省內常規機組出力最小、省外特高壓輸電注入,造成電網調峰調差壓力很大,新能源發電消納困難。尤其在夜間和下午時段,消納矛盾最為突出。通過鼓勵用戶在低谷時段用電,可有效縮減峰谷差,也促使新能源消納大幅提升。本次響應沿用市場化競價方式,引導用戶采取移峰生產、加班生產、降低燃煤自備電廠或用戶側儲能出力等方式,提升低谷電力。共有5家負荷集成商和568家普通用戶參與本次響應,單次提升低谷用電最大負荷達359.4萬千瓦,同比增長129.6%,降低電網峰谷差率約3.5個百分點。
據統計,自2018年以來,每逢春節、國慶假期,江蘇省實施常態化填谷響應,已先后4次創下國內規模之最,累計促進清潔能源消納達4.25億千瓦時。中電聯建議,在即將編制的能源電力“十四五”發展規劃中,明確需求響應的發展要求,將需求響應資源統籌納入電力運行調度,提高電網的靈活性,進一步為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消納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