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產業信息 |
走進魯能海西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國家示范工程文章來源:格爾木日報 | 發布日期:2020-11-25 | 作者: | 點擊次數:
驅車駛入格爾木東出口光伏園區,沿光伏大道緩緩前行,高低錯落的檉柳、云杉生長在道路兩旁,大大小小的光伏電站沿路而建。 行車二十余分鐘,一座高達188.1米的吸熱塔映入眼簾,耀眼的白光奪人眼球,這就是魯能海西格爾木50MW塔式熔鹽光熱發電項目——世界上最大的光伏電站群、也是世界上首個集風光熱儲調荷于一體的多能互補科技創新項目。該項目將風電、光伏、光熱、儲能深度融合,達到“1+1>2”的效果,將對國內光熱技術推廣應用以及推動地方清潔能源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跟隨青海多能互補光熱電站站長朱子光來到吸熱塔下,6400畝的沙土地上,4400面定日鏡以同心圓狀層層環繞在周圍,像戈壁上盛開的“太陽花”。這個巨大的塔式光熱發電項目如定海神針般屹立在海拔2800米的青藏高原上,可24小時連續穩定發電,預計年發電量約12.625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40.15萬噸,減少煙塵排放量約5431.96噸,有效減少煤炭消耗,降低大氣污染。 項目周邊實驗供暖槽式鏡面、平面式光伏板、儲能集裝箱及四十多公里以外的風力發電風機……在黃沙和藍天之間形成了天際間一道特別的風景。 說起企業的發展,作為來格眾多光伏電力大軍的一員,青海多能互補光熱電站站長朱子光感慨頗深。在高原缺氧、缺水、風沙大的艱苦環境里,大家克服困難,用三年的時光,換來了現如今設備的正常運行。一邊介紹情況,朱子光一邊自豪地說:“格爾木這種獨特的優勢,給我們新能源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從荒蕪的沙地到如今的光伏光熱產業園,一片片光伏板、定日鏡,成就了我們電力人的夢想。有人稱這里是‘太陽城’,我認為名副其實。”一步一個腳印、踩在虛軟的沙土上,和同事一起把光伏板整齊安裝在指定位置,從第一個到無數個,連他自己也數不清現在安裝了多少設備,從光熱電站的生產準備工作到倒送電一次成功、汽輪機沖轉一次成功、并網一次成功、順利通過“120”可靠性試驗到逐步進入穩定運營階段,朱子光看到了設備的正常運轉,也看到了戈壁荒漠新能源發展的無限可能。 在格爾木,像魯能這樣的企業不在少數,先后有45家企業入駐這里,他們借助格爾木太陽能、風能的優勢,不斷發展壯大,為格爾木新能源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十三五”以來,格爾木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提出的“使青海成為國家重要的新型能源產業基地”的指示精神和青海省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創建能源革命示范省”的戰略部署,搶抓國家支持清潔能源健康發展的戰略機遇,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加快推進清潔能源項目建設,新能源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國家首批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第三批“領跑者”光伏發電應用基地等重大引領示范項目建成投運,對清潔能源綜合利用、降低清潔能源電價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格爾木市充分發揮新能源建設資源稟賦等優勢,全力推進并網光伏、光熱、風力發電等新能源項目建設,新能源產業建設健康、穩步推進。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實施新能源項目113個,建成非水可再生能源并網裝機容量480.1萬千瓦。 據悉,“十四五”期間,格爾木市將以創建智慧能源綜合應用示范城市等為抓手,以新能源規模化開發為重點,以新能源科技創新為支撐,全力打造清潔能源項目建設、使用和輸出全鏈條地區,實現清潔能源發電裝機穩定、健康、平穩增長,著力改善優化能源結構,夯實能源安全發展基礎,提升能源協調發展水平,構建“綠色低碳、經濟環保、多能互補、智能互聯”的現代綜合智慧能源體系,為青海省建成國家重要的“新型能源產業基地”和“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創建能源革命示范省”奠定良好的基礎。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