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歐盟、英國和法國公共財政支持節能的運作模式
(一)歐盟公共財政支持節能的運作模式
1.資金來源
財政預算撥款是歐盟公共財政支持節能的主要資金來源。歐盟目前用于能源研究方面的預算占歐盟全部預算的4.5%。歐盟正在實施的2002-2006年"五年綜合計劃"共165億歐元,其中用于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的財政撥款22億歐元。
2.運行機制
歐盟的節能工作主要由研究總司、能源和交通總司負責。研究總司主要負責研究與開發項目,項目資金支持主要限于這兩個領域;能源和交通總司主要負責示范和推廣以及能效標準的制定,但是其示范性項目基本接近市場。為了保證科學性和透明度,歐盟吸收社會有關方面人士成立專家小組,負責對項目進行評估和驗收。此外,歐盟還成立了歐盟成員國委員會,負責對項目進行決策,以使歐盟的決策符合歐盟各成員國的利益。
3.效果評價機制
歐盟及有關國家對公共財政支持節能項目的效果評價機制,主要體現在項目招投標制和項目合同管理制。歐盟各部門通過招投標制對項目進行直接管理,首先向社會公開發布項目指南,進行招標,各申請者將投標報告交給招標方,招標方再將投標報告交由專家小組,由專家小組打分,專家小組不進行決策,招標方將附有專家打分的報告交由歐盟成員國委員會討論,并由其最終決定。對中標者,招標方與其簽訂一份詳細的合同,這是整個項目管理的核心。為了加強對項目的監管,項目承擔方每半年都要提交一份項目進度報告,招標方根據進度進行撥款。不僅如此,招標方中途還派出財務和技術官員對項目進行財務和技術上的檢查和審計。
(二)英國公共財政支持節能的運作模式
1.通過設置專門稅種為節能項目籌集資金
英國公共財政支持節能的資金是通過向終端消費者征收能源消費稅的形式來籌集節能資金。目前向終端能源消費者課稅的水平是:電力0.043鎊/度、天然氣0.015鎊/度(根據熱當量換算)。能源稅從2001年開始征收,當年征收了10億英鎊。能源消費稅并不完全用于節能,2001年征收的10億英鎊能源消費稅的20%用于節能,其余80%用于失業和社會救助等社會福利事業。
2.節能管理機構
英國負責節能的政府部門是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FEFRA)。該部的職責是制定相關節能政策和法規,管理政府對能效投資的資金,但不對節能項目進行直接的組織管理。政府對節能投入的資金是通過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下屬的基金會來執行。目前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下面設立了兩個基金,一是碳基金(Carbon Trust,CT),主要用于工業和交通方面的節能,二是節能基金(Energy Saving Trust,EST),主要用于建筑方面的節能。管理這兩個基金的機構都是非盈利性組織,其開展活動時,雖然可以對外收取一定的費用,但是其盈余不能用于對外投資,只能用于今后相應工作的開展和對相關項目的資助,其工作人員的待遇按照國家公務員的標準,其業務運作費用均根據預算從基金中支付。
另外,英國負責可再生能源的政府部門是英國的貿工部(DTI),貿工部對項目進行直接管理,直接面向公眾和私人團體,采取招投標的形式進行,通過項目的招投標、監管和評估等事宜直接對項目進行管理。
3.基金的用途
英國政府對節能的投入,按照預算直接撥給基金會,由基金會具體執行有關項目,但支持領域、支持方向是由有關政府部門來決定。目前基金主要用于節能技術的推廣、高效節能技術的研發和示范,以及對終端用戶采用高效節能技術、設備給予適當補貼三個方面。上述三個方分別通過一個國家級的、持續的項目來實施。
節能技術的推廣是通過"最佳節能實踐項目"(2002年改為能源行動計劃)來實施。該項目2001年的預算是2000萬英鎊,由英國最大的能源咨詢公司AEA下屬的ETSU來執行。ETSU有20多個雇員,下設案例開發部、技術推廣部等部門。能源行動計劃的活動包括直接面向公眾和私人團體宣傳、培訓、推廣和調研,并開展一些政策研究。該項目通過組織研討會或出版物的形式公布在能效方面較為成功的實踐,對成功的示范性項目進行推廣,對各種用能設備、交通工具和建筑領域內的設計、建筑、操作和控制人員進行培訓,同時也對能源效率方面的研究和開發進行財務支持,這種財務支持最高可以達到研究與開發總成本的49%。最佳節能實踐項目是英國在發達國家開發的最為成功的節能項目,其投入產出比為1:15,即政府投入1英鎊,節約的能源費用是15英鎊。目前世界銀行正將這一成功的做法在發展中國家逐步推廣。
高效節能技術的研發、示范通過"低碳創新項目"來實施。主要是鼓勵、支持高效節能技術的研發,幫助某些新技術進行融資,以使其最大可能地實現商業化。該項目不僅支持高效節能設備技術的開發,而且也支持任何可提高企業能源效率的方法措施,如培訓、管理系統軟件的開發等。2001年該項目的預算是3600萬歐元。支持的形式包括研發補貼、貸款貼息。其中項目研發費用的支持額度,一般最多不超過項目研發費用的50%。
對終端用戶采用高效節能技術、設備給予補貼,稱為"資本津貼項目"。通過對終端用戶提供一些稅收優惠和特別折舊優惠,可促進終端消費者對節能的投資。該項目于2001年4月開始啟動,由信托基金和財政部共同管理,2001年的預算資金是1.13億歐元,2002-2003年的預算資金達到2.1億歐元。
在上述三類項目的執行中,基金會獨立運作,政府的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部對基金的運作進行監管,但如果項目的資金投入較大,則需要政府部門(主要是DEFRA)、碳基金和企業等方面組成的專家組討論決定。
(三)法國節能體制與公共財政支持
法國是歐盟國家中最重視節能的國家之一,其節能管理體制最突出的特點將提高能源效率與對環境污染的控制結合在一起,并成立了獨立于各部門的綜合機構即"法國環境與能源控制署",是法國中央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其署長由總統直接任命,全面負責、管理、實施全國節能和對環境污染的控制。各級地方政府也都有相應的機構。
環能署的業務費用來自于中央財政預算,但中央財政部不對環能署直接進行財務預算。其預算方式是環能署每年根據選定項目和業務計劃,做出自己的預算,并根據所申請項目的類型,通過環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