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海洋能 小水電 天然氣水合物 |
建筑節能好處看得見摸得著文章來源:深圳特區報 | 發布日期:2006-03-09 | 作者:不詳 | 點擊次數:
“建筑節能并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通過政策、市場與技術的三方聯動,建筑節能可以為社會各方帶來可觀的綜合效益。”昨天,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院長葉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以上觀點。 住戶一年可省電費3000元 建筑節能首先能夠讓住戶享受到經濟上的利益。北方采暖地區的民用建筑節能改造經驗,住宅建筑節能改造所增加的成本基本上可在5年左右收回,在深圳回收期約為5~7年。節能建筑內住戶購買家用空調器的容量可以減少1/3以上,每戶可節約1000元以上空調投資。另外可改善室內環境,提高工作效率,節約醫療開支。 對于房地產開發商來說,建筑技術含量提高,用戶滿意度提高,從而可帶動企業形象提升,老百姓也受惠,如建筑節能示范項目橫崗振業城一期就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國家建設節能示范小區”振業城在小區規劃設計階段和住宅的施工圖設計階段進行了建筑節能的專項設計,從建筑外圍護如屋面、外墻、外窗及外窗遮陽等方面增強隔熱效果,達到空調節能的目的,單位建筑面積的空調年耗電量超過了節能50%的指標;此外,振業城是深圳乃至華南地區首個大面積采用電輔助加熱太陽能中央熱水系統的社區,為每戶提供中央熱水,另一方面,還通過減少深色屋頂來減少吸熱面,加強遮蔭植被,減少居住區熱島效應。按照一般消耗量計算,每戶年節約空調耗電量為3308度,節約熱水耗電量1555度,每戶年節約用電量約4863度,每年可節省電費約3307元,70年即可節約22萬多元,相當于節約出一所希望小學。 其次是建設單位的受益。合理的節能設計可以做到每平方米只增加5~8%左右的造價,達到節能50%的要求。對于公共建筑,如果考慮空氣設備容量可以減少近一半,相應的空調設備、配電設施初次投資隨之下降,設備機房面積減小,節能建筑增加成本還可降低,如招商集團“泰格公寓”通過采用節能技術,大大降低了建筑日常運行費用。 全市一年可省用電2.2億度 深圳市的電力供應已成為制約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從1999年開始供電形勢緊張,且每年缺電幅度越來越大,2005年深圳的電力缺口在150萬千瓦左右。經過專家初步分析,深圳每年新建住宅建筑如均能達到節能標準的要求,則深圳每年可減少23萬千瓦的城市供電增幅,即可減少15%~20%的電力增幅,同時可節約用電2.2億度。如果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其節能效果更為顯著! 另外每新增1千瓦的城市供電負荷需社會投入0.8~1.0萬元,而通過建筑節能手段實現這一目標只需投入800~1000元,差距為10倍。如果不進行節能設計,今后每年僅深圳市新增近1000萬平方米的高能耗建筑給城市供電帶來的壓力將十分巨大。高能耗建筑在其壽命周期的70年里將大量消耗能源,留給我們的子孫后代沉重的能源供應壓力! 到2020年底,我市新建房屋建筑面積按照增加1億平方米計算(每年平均新增700萬平方米),如果這些建筑全部執行節能50%的標準,則平均每年大約可節省用電13億度,折合標準煤55萬噸;每年減少城市電力負荷增幅15萬千瓦,每年節省電力投資12億元人民幣。如果對30%的既有建筑1.45億平方米進行改造,平均節能率為30%,則平均每年大約可節省用電3.3億度,折合標準煤14.1萬噸;每年減少城市電力負荷增幅3.86萬千瓦,每年節省電力投資3億元人民幣。 根據估算,到2020年底,新建建筑全部執行節能標準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則平均每年大約可節省用電16.3億度;每年減少城市電力負荷增幅18.86萬千瓦,每年節省電力投資15億元。 可降低室外溫度1.5~2度 在社會效益上,深圳市是能源、資源匱乏的城市。全面開展建筑節能工作,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削減電力負荷增幅,緩解我市能源壓力。 通過實施建筑節能標準,可減少空調的裝機容量和開啟時間,遏制城市“熱島效應”的形成,預計可降低室外溫度1.5~2度。發展綠色建筑,在建筑物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 推進“園林城市”、區域國際化城市工作。通過建筑屋頂和外墻綠化等建筑節能技術的普遍應用,增加城市綠化面積,體現綠色平衡理念,充分展示人文與建筑、環境與科技的和諧統一,提升城市品位。 保護大氣環境質量效果明顯 在環境效益上,深圳隨著近年來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城市熱島效應加劇,大氣能見度在下降,灰霾天氣經常出現,大氣環境質量有惡化的趨勢。作為一個正在迅速發展的城市和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深圳市的發展目標是建成綠色城市和生態城市。而建筑節能是建筑綠色與生態元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節能的開展將起到明顯的環境效益。到2020年底,通過建筑節能平均每年大約可節省用電16.3億度,相當于節約近69萬噸標煤,可減排二氧化碳約39萬噸碳、二氧化硫約4100噸、粉塵約1700萬噸、灰渣約22萬噸,可為改善深圳大氣環境做出重要貢獻。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