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海洋能 小水電 天然氣水合物 |
“可燃冰”將成石油替代新能源文章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 發布日期:2006-08-30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發改委近期出臺的《中國石油替代能源發展概述》研究報告透露: “可燃冰”將成石油替代新能源10年將投8億在國際原油價格居高不下,中國進口原油量逐年攀高的情況下,中國已經加快了對石油替代能源的研發步伐。 國家發改委近期出臺的一份題為《中國石油替代能源發展概述》的研究報告透露,中國在未來10年將投入8億元用于“可燃冰”的勘探研究,而中國將在今年與德國合作,在南海北部陸坡啟動鉆探“可燃冰”實物樣品的工作,從而實現“可燃冰”勘探零的突破。 2015年后有望實現商業開發 發改委的上述報告稱,根據估算,世界上“可燃冰”所含有機碳的總資源量相當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的2倍,可滿足人類千年的能源需求。 直接參與“可燃冰”勘探研究的中國石油大學化工學院教授陳光進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由于“可燃冰”是天然氣的附生產品,因此其應用范圍與天然氣大致相同,是一種典型的石油替代產品。由于“可燃冰”99%的儲量都在海底,因此目前國內“可燃冰”的初期勘探工作都是由國土資源部與中海油承擔進行的。 據陳光進透露,國土資源部早在3年前就啟動了對全國“可燃冰”資源分布狀況的調查工作,目前調查進展順利,估計能用10年時間完成,在調查工作完成之后,對“可燃冰”的商業開發就能提上議事日程。 國家發改委的報告則指出,國內“可燃冰”預計可在2010~2015年進行試開采,而實現商業開發目前還有待技術上的突破。 降低成本是推廣關鍵 據悉,中國近年已在南海北部陸坡、南沙海槽和東海陸坡等3處地方發現“可燃冰”存在的證據,而中國的科學家今年6月剛在南海東沙群島西南部海域新發現了潛在的“可燃冰”發育區,這里有可能會成為中國未來“可燃冰”開采的首選區。 發改委的報告稱,目前僅在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儲量,估計相當于中國陸上石油總量的50%左右。 中海油新聞發言人劉俊山告訴記者,中海油的“可燃冰”勘探工作才剛剛起步,何時進行大規模開發還不好說。而據知情人士透露,中海油的“可燃冰”勘探將與其常規油氣勘探相結合,是其深海石油開采戰略的一部分,今后國內的“可燃冰”勘探中海油應該都會參與。 盡管儲量豐富,但“可燃冰”的商業應用尚面臨諸多難題。陳光進告訴記者,目前美國和日本也在進行“可燃冰”的勘探研究,但目前的成本高達200美元/立方米,根據每立方米“可燃冰”釋放能量相當于180立方米天然氣計算,其折合天然氣的成本也達到每立方米1美元以上,這跟國內天然氣造價每立方米在1元左右相比,簡直是天文數字。 陳光進表示,造成成本高昂的原因首先是勘探規模太小,沒有形成規模效應,其次勘探“可燃冰”所需的水以及其他運輸工程費用都很高,只有將勘探成本降低,“可燃冰”才能真正得到大規模應用。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