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報(記者 秦延安)2006年,陜西省農村小水電得到長足發展,全年新增裝機容量3.2萬千瓦,全省農村水電裝機68萬千瓦,完成發電量21億千瓦時,實現產值5億多元,小水電的發展有效的帶動了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為農民增收、農村致富奠定了基礎。
在小水電開發建設中,陜西省堅持規劃先行,按照梯級開發的原則,進行有序、合理的水電開發,使水能資源從經濟可開發轉變為環??砷_發,由無償開發逐步轉變為有條件的有償使用。創造良好投資環境,促進民間資本投資農村水電,服務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年吸收民間資本3億多元。加大跑項目跑資金力度,使得水利部、國家發改委已初步批準“十一五”期間陜西省15個水電農村小康電氣化縣的建設規模,小水電代燃料項目實現零的突破,戶縣東流水代燃項目被列為2006--2008年全國小水電代燃料試點項目,全年爭取到中央電氣化、代燃料資金1340萬元。小水電的發展一是促進了當地電力、交通、供水、旅游、農村水利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改善了農村、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二是農村水電作為可再生能源,調整了農村能源結構,促進了生態修復,鞏固了退耕還林成果,改善了生態環境,小水電代燃料工程的實施還改變了群眾的生活方式;三是群眾個人、村鎮投資建設的農村水電站直接提高了群眾收入;四是農村水電促進了縣域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