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水電開發,是提高中國水能資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國優化能源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在三峽工程中,如何體現這一目標?如何協調經濟效益與生態的關系? 12月10日14:30,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為大家詳細解讀!
談到水電建設在中國遭受到質疑問題時,張博庭說,其他國家也有,但是目前已經好多了。經過這么多年反復的爭論,最后大家發現,我們對正面和負面都還是要全面去看。1996年的時候,世界可持續發展高峰會議,曾經把小水電作為清潔可再生能源,沒有提大水電,當時世界上對大水電有些分歧,但是2002年世界可持續發展的高峰會議,專門針對非洲國家提案的大水電表決支持。但是很遺憾,這個信息在我們國家沒有傳達到。
張博庭說,在以前,確實有些片面看的問題放得太大,把效益和問題比較起來,沒有進行全面的一個比較,所以有些結論過于倉促,尤其是現在對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視程度如此之高。全世界為什么要對水電開發加以支持?主要還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從目前來看核電、水電是最好的。風電和太陽能從技術角度來看最有發展,但目前還沒有,因為從技術上和規模上都達不到,目前全世界的使用量還不到1%。
張博庭說,資本主義國家和發達國家是在他們已經開始大規模應用以后才出現這種認識,這不影響他們的發展,而我們國家恰恰是還沒有進行大規模開發。為什么非洲國家要提發展大水電的提案?在沒有開發的時候,你來阻礙水電開發,其實對發展中國家,包括我們國家在內傷害是非常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