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海洋能 小水電 天然氣水合物 |
日要冒環保風險開采"可燃冰" 可能造成海溝崩塌文章來源:新聞晨報 | 發布日期:2008-01-25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如今,迫于發展需求、急于改變能源依賴他人局面的日本把目光投向了海底沉睡的“能源水晶”———天然氣水合物,也稱“可燃冰”。(它是水和天然氣在中高壓和低溫條件下混合時產生的晶體物質,外貌極似冰雪,點火即可燃燒。)在日本附近平靜的太平洋海面下3000英尺,數以億噸的可燃冰正等待被人們利用。日本認為,如果這些資源能為日本所用,將大大改善它依賴從中東和印尼進口能源的困境。據初步估算,這些“可燃燒的冰塊”可供日本全國14年之用。但開發這些未明資源的同時,有一個關鍵問題必須應對:環境保護。 日加合作開采“可燃冰” 在本州島海岸線30英里外,科學家們發現了一條蘊藏量驚人的海溝:在海溝里的甲烷呈水晶狀,大約有500米厚,總量達40萬億立方米。這個儲量盡管還不能與沙特或者俄羅斯的石油資源相比,但也足夠日本用上一陣了。日本科學家們對這一結果很是興奮,他們表示將盡快拿出合適的方案開采這些被遺忘的資源。 相比日本,擁有廣袤海洋資源的加拿大可謂在這方面先行一步。他們通常采用“降壓”的方法開采此類冰凍資源,即先在冰層中打許多很深的孔,然后借助大量抽水機降低打孔帶來的重壓,從而讓有用的甲烷氣體從海水中分離出來,慢慢浮至人力便于提取的深度。日加兩國科學家決定合作,采用這個最有效的辦法開采本州島附近海域發現的資源。 日本政府很快同意了這個開采方法,先期的演練工作已在今年4月完成,其余各項測試將在2008年初完成。 開采面臨許多未知威脅 向日本招手的除了巨大能源,還有很多看不見的危險。比如,在“降壓”方法的第三個步驟,降壓讓大量的甲烷氣體慢慢浮上海面,這些溫室氣體的出現會對全球氣溫造成什么樣的影響還不得而知。日本政府也對此表示,他們一直高度重視環境的保護問題,絕不會為了能源犧牲環境,他們已安排許多先期測試以防萬一。 這還是開采成功后的顧慮,在開采過程中依然有許多未知威脅。科學家們提醒日本政府在開采中必須警惕海底的海溝崩塌。表面平靜的海洋底下究竟在進行著哪些變化,人們還沒有完全搞清楚。如果開采中一個不小心造成目標海溝坍塌或是類似于泥石流的災難,不僅會給開采國帶來巨大人力、財力損失,由此泄露的大量溫室氣體更會讓世界擔憂。 此外,大規模地在海底鉆孔、安置各種設備無疑會讓魚類遠離海岸,生活在海邊的漁民們的收入自然會受到不小的影響。日本的漁民已經表達了這樣的擔憂。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