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QQ截圖20140117111534.jpg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當前位置:首頁 - 海洋能 小水電 天然氣水合物

轉變觀念實現水電又好又快發展

文章來源:龍羊峽發電分公司 | 發布日期:2008-03-18 | 作者:邵汝榮 | 點擊次數:

胡錦濤總書記所作的十七大報告,既是凝聚全黨智慧和人民意愿并引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也為我們能源企業特別是水電建設的發展指明方向并確立了新的任務。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最為重要、最為關鍵、最為緊迫的就是要深入貫徹落實好科學發展觀,促進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根據《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到2010年水電裝機達到1.8億千瓦時,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爭取達到16%,水電裝機達到3億千瓦時。規劃為水電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水電事業的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一、水電是可再生能源 發展水電符合十七大精神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力作為國民經濟的先行基礎產業,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空間。1978年底全國電力裝機還不到6000萬千瓦,到2007年底,全國電力裝機突破7億千瓦,但80%多的火電比重使得電源結構不盡合理。我國大陸部分水電的理論蘊藏裝機容量為6.944億千瓦,年電量6.0829萬億千瓦時,其中技術可開發容量為5.416億千瓦,年發電量為2.474萬億千瓦時,不論是水能資源蘊藏量,還是可能開發的水能資源,中國在世界各國中均居第一位。2004年我國水電裝機突破1億千瓦,發展空間還很大。

我國常規能源資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和水能)探明剩余可采儲量的構成為:原煤51.4%,水能44.6%,原油2.9%,天然氣1.1%。常規能源儲量中水能僅次于煤炭,居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我國的水電在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的結構中僅占7%左右。2006年全國發電量27557.46億千瓦時,其中火電23188.78億千瓦時,現在我國火電平均煤耗為標準煤370克/千瓦時,按此計算,2006年一年發電用煤超過了8.5億噸標準煤。水力是可以循環利用的可再生清潔能源,大力開發水電應是在今后一定時期解決我國能源問題有效措施之一。在中國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產業化論壇上,專家也指出,我國將逐步淡化煤炭在能源生產和消費用中的主導地位,在力行節約,提高能效,優化發展煤電的同時,從能源發展的戰略上,大力發展水電,積極發展核電,適度發展天然氣發電,加快發展風能,加快發展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通過一系列措施,不僅可以節約寶貴的化石能源資源,還將減少了環境污染。國家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都應該制定有利于發展水電的相應政策,真正貫徹落實好十七大精神,加快調整我國能源結構的步伐。

二、電力技術的發展與進步,為大力開發建設水電創造了基礎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前,水電建設還處于投入大,建設周期長,效益低的落后階段,特別是在經濟快速發展時期,電力需求的增長很迫切,水電建設在這一時期處于不利地位,水電發展受到了制約。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國發電裝機從1987年的1億千瓦,到2007年底已經突破了7億千瓦,還有兩億多的在建項目,電力增長在一定時期內完全可以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調整電力結構的大好時機已經到了,關停小火電,少上煤電項目,大力建設水電。

2006年火電工程項目決算單位造價為3815元/千瓦,概算單位造價為每千瓦4251元。水電工程項目由于數量少的原因離散性較大,沒有權威統計數據,可以舉例對照一下,二灘水電站(330萬千瓦裝機)按1997年概算計算,每千瓦造價為8651.5元;李家峽水電站(160萬千瓦裝機)1999年竣工,工程投資決算價為82.12億元,每千瓦造價為5132.5元;公伯峽水電站(150萬裝機)2006年工程竣工,工程投資概算為62.57 億元,單位千瓦投資4100元。看來有些水電項目的造價已經和火電相差無幾。同時據了解,火電機組尤其是小火電,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非常嚴重,一臺30萬千瓦的火電機組每發電1千瓦時煤耗約為330克標準煤,在熱效率方面,13.5萬千瓦及以下機組的熱效率都在35%以下,而且投產后要有超過40%的成本用于燃料上。

水電站大都建在遠離負荷中心的偏遠山區,由于超高壓輸電技術的日趨成熟,水電的送出已不是難題, 2005年9月,西北電網青海官亭至甘肅蘭州東141公里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投產,工程關鍵技術全部為我國獨立自主完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單機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國內制造技術已經成熟。這標志著我國的發變電裝備制造水平已經步入國際先進行列。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水電建設的單位造價不斷降低,建設周期不斷縮短,大力開發建設水電工程的基礎已經具備。

三、轉變觀念,協同配合,促進水電建設大發展

近幾年有些人以環保生態等為借口攻擊水電開發,一些媒體也跟風炒作,我們國家目前不但官員包括我們的政策性文件對水電的認識還有欠缺。在2002年之前出臺的文件,科技部出的《中國可持續發展綱要》,里面沒有提到大型水電,只提小型水電,這個符合當時的國際輿論。國際輿論把小型水電定義為可再生能源,大型水電沒有包括進去。2002年以后國際上改變了這個看法,我國2003年出的《21世紀中國可持續發展綱要》就包括了水電,2005年出的《可再生能源法》也包括了大型水電是可再生能源。

我們要清楚水電資源的可再生性,水流是連續的,你不建電站它就白白流掉了,早開發早利用的實際效果就是把不可再生的一些礦物資源保存下來,同時也可以有效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利用好水電就是最大的節能,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并且要大力宣傳。另一方面,我國水電資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主要分布在經濟發展比較落后的西部,水電的開發能夠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對于水庫移民來講,如果政策得當,補償充分,移民的大多數人還是受惠的,還能起到脫貧致富的作用。

水電資源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財富,把它利用好是我們神圣的歷史責任。更好更快地開發水電資源,是有利于國家、有利于人民和有利于全人類的舉措。政府部門應該協調好征地移民問題,在稅收上制定優惠的政策,給水電一個合理的上網電價;勘測設計部門不斷提高設計水平,設計出更加科學先進的電站工程項目;建設單位努力搞好項目管理,不斷降低工程造價和縮短建設周期;媒體要更多地進行正面的宣傳,支持水電開發;這樣,我國的水電事業就一定會得到大的發展。

總之,隨著國家能源戰略的調整,為水電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和良好的發展環境,讓我們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堅定信念,奮發有為,為實現水電的跨越式發展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中國新能源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新能源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能 源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新能源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綜合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