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海洋能 小水電 天然氣水合物 |
潘家錚:千方百計加快開發利用水文章來源:中華電力網 | 發布日期:2008-05-13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家錚:根據我國水力資源復查成果,我國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技術可開發量、經濟可開發量都居世界第一,具有舉世無雙的優勢條件,而水電又是可再生能源,屬綠色能源,但我國目前開發利用程度還不高,今后應該千方百計加快開發利用水電。 水電開發“利”是主要的 我國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雖然巨大,但水能資源利用也有不利的地方,即變幅很大,包括一年之內的變幅、洪枯之間的變幅以及多年的變幅都很大。在開發水能的時候,既要看到得天獨厚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一方面,要建設一些必要的、有調節能力的大水電站,特別是龍頭水庫;另一方面,又要建設強大的電網,把水電消納在強大的電網內,通過電網統一調配,使每座水電站、火電、核電站和其他電站都能優化配置運行。 從我國國情出發,哪一種能源都不能獨挑“大梁”。雖然我國煤炭資源豐富,但畢竟是有限的,且火力發電環保壓力大;可再生能源將來會占較大比重,但短期內難以形成規模;核電發展也有一定限制。因此,一定要將多種能源綜合配置、優化配置。 我國電力分布格局非常顯著:北方煤電,西南水電,沿海一帶為核電及一定數量的油電、氣電和風電。要解決這種不均衡問題,就必須在強大的電網統一調度下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再加上“遍地開花”的分散性能源,就能比較理想地解決中國的電力問題,也有利于國家開發西南豐富的水電資源。 當然,任何開發都是有利有弊的,水電開發的“利”,也包括環保的“利”,是主要的、第一位的。我認為有些同志一味批評水電,甚至提出把壩都拆掉,是非常片面的說法,不符合國家的最高利益。另一方面,我們對開發水電產生的移民、環保等某些副作用應給予最大的關注,盡可能把這些問題解決好。我相信,只要認真處理,我們是能夠實現多贏的。 正確認識水電開發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任何能源的開發利用都會或多或少影響生態環境,這一點不能否認,但同時也要辨證地看待問題,不要以偏概全。對于水電,同樣也應該是這樣的態度,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既有負面的,也有正面的。既有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也有對社會環境(移民)的影響。我想分幾個方面來闡述。 第一、淹沒問題。建設水電站特別是大水電站,總是要淹沒一些耕地,遷移一些居民。中國的耕地非常寶貴,在開發水電的時候,要千方百計減少耕地損失。比如水位不必那么高的,就不要定得那么高;可以分級開發的,就不要弄個大水庫。但也要看到,水電建設往往對下游的農業生產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可以促進穩產、高產、增產。下游的許多荒地、荒灘,本來是不能利用的,因為水庫把洪水控制住了,可以開發成良田。在許多水電站開發的過程中,同時也造就了很多耕地。所以它在淹沒的同時,對農業、對耕地也有好的一面。 第二、水資源的問題。目前我國水資源存在兩大問題:短缺和污染。現在很多人將其歸咎于水電開發,我認為是很不公平的。水庫建成后,水位抬高,為地方創造了引水的條件。地方多用水了,是地方發展、庫區經濟振興的需求,由此減少了下游水資源的數量,這跟水電開發是沒有關系的。關于污染問題也是一樣。水從水輪機里通過,根本沒有受到任何污染。問題在于,幾千年來,人們都把江河當成天然的下水道,污水臟水直接排向江河。水庫修成后,水深了,流速慢了,污染物不容易稀釋,會富集,污染問題就這么形成了。水污染的問題不在于建不建水電,關鍵在于必須要治污,不能再把天然的河道當成天然的下水道。另外,科學地調度水庫運行,也可以有助于解決庫水污染問題。 第三、會引發某些災害,包括地質災害、滑坡、衛生問題、氣候問題,淹沒自然景觀、文物古跡……水電開發對這些方面都會或多或少造成影響。有些是正面的,比如氣候,一個水庫建成后,局部地區雨量增加,氣溫下降。又如地震,建設水庫,施加壓力,產生小震,使地震能量早點釋放出來,不讓它產生破壞性大地震。也有負面影響,比如淹沒文物古跡等問題,但對多數水電工程來說,這些負面影響是有限的,還不至于否定水電開發。 第四、河流的生態問題,包括泥沙淤積和物種尤其是珍稀物種保護問題。關于泥沙淤積,在多沙河流上開發水電、建設水庫要特別慎重,應該采取多種措施減少進庫泥沙,延長水庫壽命。比如在上游搞水土保持,盡可能利用洪水時間沖沙排沙。各方面采取措施減少泥沙淤積,減輕對下游的沖刷。如果泥沙問題嚴重,而又未找到解決措施,那就暫緩開發。 關于物種的問題,特別是珍稀物種保護,我想這是水電最直接影響的一個因素。陸地的物種還好辦一些,無非是一些珍稀植物,可以遷移。水里的物種,比如魚類,有些有洄游習性,大壩切斷了河流,就可能導致物種消失或者影響生態。這里面要分清楚,有些是比較常規的物種,如一般的魚類,我們可以補償;真正非常珍稀的物種,就應該采取特殊的人工撫育辦法,把物種保護下來。 妥善處理移民問題 移民問題是水電開發面臨的重要問題,也是關鍵問題。以后制約水電開發的主要因素恐怕還是移民問題。單純的一次性補償是無法徹底解決問題的。因為無論給多少錢,總有用完的時候,而且一次性補償的標準提得太高,又有很多副作用。 開始建水電站的時候,要把移民遷移的費用打足,盡量把移民、城鎮、工礦企業遷移出來,使其生產生活條件要比過去好。同時,要利用水電開發帶來的效益,對移民進行長期扶持,對庫區經濟發展長期扶持。不一定是給錢,主要是創造條件。比如說,對年輕移民進行培訓,因地制宜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開發一些新的企業,把移民吸收過去。一家人如果有一個人能找到穩定工作,問題基本就解決了。對于一些鰥寡孤獨、老弱病殘的人,就應該負責到底,用社會保險等各種手段給予贍養。[NextPage] 對于移民,千萬不要老是后靠安置,可以把他們成建制地遷出來,想辦法安排好。另外,中國水電大部分都在西南地區,雖然移民數量相對較少,但存在少數民族和宗教問題,也不容忽視。一個幾百萬千瓦的水電站,移民大概幾萬人,只要真正想把移民工作做好,是沒有問題的。 水電開發得好,是一本萬利的,但怎么更好地分配開發利益,是個問題。水電資源是國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