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海洋能 小水電 天然氣水合物 |
英國科學家利用水下波浪發電文章來源:國際在線 | 發布日期:2008-07-05 | 作者:張云圣 | 點擊次數:
![]() “水蟒”工作原理示意圖 ![]() “水蟒” ![]() “水蟒”
隨著世界范圍能源危機和環境惡化的不斷加劇,人們迫切希望找到各種綠色環保的可替代能源。日前,英國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以利用海水起伏產生的波浪來發電的獨特裝置。
外形似水蟒 利用水下波浪發電
這種形如海洋生物水蟒的管狀發電裝置是英國科學家弗朗西斯·法利和羅德·雷尼共同發明的,并為它取名“水蟒”。該裝置長約182米、寬約6米,由橡膠制成。
“水蟒”工作原理非常簡單:將“水蟒”安裝在距離海岸1.6公里-3.2公里遠、36米-91米深的水下,并系在海床上,同時使“水蟒”的橡膠管道內充滿海水。這樣每當有波浪經過時,彈性極強的橡膠管就會隨之上下擺動,橡膠管內部就會產生一股水流脈沖。隨著波浪幅度的加大,脈沖也會越來越強,并匯集在尾部的發電機中,最終產生電能,然后通過海底電纜傳輸出去。
可產生一兆瓦電能 緩解能源危機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進行的試驗表明,每條“水蟒”最多可以產生一兆瓦的電能,足以滿足數百個家庭的日常電能需要。如果進一步的測試取得成功,首批“水蟒”將在五年內安裝完畢,從而替代未來幾十年需要建造的數千臺風力發電裝置。據該項目負責人介紹,安裝地點可能選擇在蘇格蘭和愛爾蘭的西海岸,因為那里可以產生更長距離的水下海浪。
由于制作材料主要是橡膠,“水蟒”比其他波浪發電裝置重量更輕、構造更簡單、建造和維修成本更低。英國政府碳信托基金的研究也證實,與近海風力發電相比,“水蟒”發電的成本更低。科學家相信,這種發電裝置很可能成為未來解決能源危機的答案。(張云圣)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