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海洋能 小水電 天然氣水合物 |
水電:清潔的可再生能源文章來源:資源網 | 發布日期:2008-10-16 | 作者:鄭言 | 點擊次數:
關于煤電之爭的問題幾乎是全國關注的焦點之一。煤價飛漲,發電企業抱怨電價不合理,國家為了不影響CPI而不肯輕易地上調電價。然而,至今我們似乎卻沒有能夠找到問題的結癥。事實上我國煤炭的價格急劇上漲,是煤炭需求快速增長,煤炭產量供不應求的必然結果。從表面上看似乎是因為煤價太高、電價太低,電力企業寧可不發電也不愿意多賠錢,造成一些地方嚴重缺電的局面。 據人民日報報道,在中國水電界有泰山北斗之稱的專家潘家錚院士,最近在北京舉辦的新能源論壇上表達了他對水電開發中出現的一些現象的困惑:“當前,我國許多大型、巨型的水電開發難以啟動,而已經開發的水電未得到充分利用。人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背反:在汛期,往往這邊水電廠棄水不發電,而那邊煤電廠不得不在竭力搶發。”潘家錚院士表示:“水電,是我國能源保障的強勁動力,必須科學有序地開發。” 水電開發,刻不容緩的經濟選擇 1度水電可節約近400多克煤,若我國水電得到全部開發,則每年可節約近9億噸標準煤。 一段時間以來,國際油價長期在100美元以上高位振蕩,大大提高了我國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成本。“油價達到三位數,這是極具象征意義的一個關鍵點。解決國民經濟發展的能源支撐問題,我們必須發展水電,通過加強水電供應來改善能源供應結構。”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徐錠明接受記者采訪時態度明確,凸顯著國家職能部門的決心。 入夏以來,我國沿海省份缺電形勢嚴峻,即便煤炭生產加班加點,也不能有效緩解夏季用電高峰時社會各界對電力的需求。這也印證了調整我國能源偏重火電的供應結構,加大、加快水電開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史立山處長表示:“以水電代替部分礦石能源,現在變得尤為迫切。” 經濟要發展,能源量就一定要增加。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能源瓶頸因素的制約。專家估計,預計到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將達到36億噸標準煤,能源需求量巨大,但供應偏緊。專家認為,我國現在煤炭探明儲量是1000多億噸,以目前的消費水平,也就可以消費幾十年。所以,要盡早盡多地開發利用水電,增加電力供應總量,有效緩解能源緊張狀態。目前,我國水電能源儲量約為6.08萬億千瓦時,技術可開發量超過2.47萬億千瓦時。根據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匡算,即便排除各種社會和環境影響因素,只要讓其中1.75萬億千瓦時的經濟可開發量開發出來,則每年至少可節約8.5億—9億噸標準煤。 事實證明,水電不僅具有替代能源的作用,還能為減排做貢獻。對此,潘家錚院士十分感慨,“1度水電可節約近1斤煤,加快水電開發,就能少消耗礦石能源,就能夠促進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他說:“水電是可再生能源,又是一去不返的能源。抓緊時機,加快開發利用水電,替代燃煤,這才是功蓋千秋的大事呀!” “不盡江河滾滾流,流的都是煤和油。”國家能源白皮書強調,要在保護生態、妥善解決移民問題的條件下,大力發展水電。目前,我國水電開發量只占總開發量的20%強,水電開發潛力巨大。徐錠明指出,加快水電開發,是提高我國水能資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也是優化能源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 水電,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 降雪、降水和雪融化以后形成地表徑流,利用水流從高處往低處流的勢能來發電 水電是清潔能源嗎?許多人對這個問題有疑問。著名水電專家陸佑楣院士指出:水電突出的特性,就是清潔可再生能源,這是科學常識。 專家指出,利用水電本質上是利用太陽能,水電的可再生性就是因為太陽能。太陽照射在地面上、大洋上形成蒸發,蒸發以后形成水汽,通過大氣環流,含有水汽的云層循環到大陸上空,通過降雪、降水和雪融化以后,形成地面的徑流,由于地勢的高低不同,從高處往低處流,利用這個從高處往低處流的勢能來發電,這樣的循環周而復始,水電的可再生性就在于此。 不可否認,一些水電站的開發由于規劃的原因,或者對生態的漠視,造成了一些環境問題。因此,社會上不少人擔心,建大壩就是人為的結束河流的自然生命,把活水變死水;河流自凈能力降低了,氣溫一上升就會產生藍藻…… 應當看到,過去有些水電站的規劃開發沒有充分考慮到環境因素,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環境。但只要堅持科學規劃,堅持生態開發,建設水壩就不會給環境和生態帶來破壞。 貴州索風營水電站周圍的山坡被茂密的植被覆蓋,水庫變成了深邃的湖泊。為保護地面植被,發電設備全部裝在大山肚子里;綠水擁著大壩、幾個小小的山洞和那承載著強大功率的輸電線同周邊環境融為一體。入夜,聽不到機器轟鳴,只有夜鶯低唱,蟲聲相和……前不久,由8位兩院院士組成的中國工程院可再生能源戰略研究水能組,對烏江水電開發進行了考察,結論是:“烏江梯級水電開發,成功地走出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開發環保并重、企業社會雙贏的新路子。” 目前,全國已經建設了很多大型水電站,像新安江的千島湖、四川的二灘,都是非常良好的生態工程,二灘水電站蓄水后,兩岸的山體更綠了,當地的環境不僅沒有破壞,而且得到了改善。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說,必要的水壩建設只要是科學的合理的有序的,就能很好地保護生態。據悉,我國國家級水庫自然風景區已經達到了272個,旅游收入超10億元。 當然,水電開發中,會有一些對生態和自然環境的影響,無序的過度開發對環境的影響更明顯。我國比西方開發水電和修建大壩晚了二三十年。過去他們在發展當中可能對環境關注得不夠,我國應該結合他們的經驗,更好地建設水電。 以可持續方式加速水電發展,要重視改造、利用、保護和適應自然的發展要求,重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社會接受、環境友好的發展要求;還要重視國家利益、集體利益,要考慮到受影響人利益的補償。既要開發水電,又要保護生態環境,正確處理“人河關系”,是當前十分迫切的任務。 水電開發有利于環境保護 水電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是錯綜復雜、有利有弊的。以云南怒江水電開發爭議為導火線,大型水電開發的環境影響正在引起各級政府、水電企業、專家學者、非政府組織,甚至水電開發區域原住居民的廣泛關注。可以說,當前制約水電發展的第一大因素,既不是資金問題,也不是市場問題,而是環境保護與水電開發的關系問題。 美國田納西流域開發(TVA)的環境影響的披露機制給今后水電開發提供了很好的參照。在田納西流域開發管理局的官方網站上每年都會定期公布流域生態、水環境等各項環境指標狀況,接受公眾查詢、監督并征詢公眾意見和建議。在開發建設中只要采取相應措施,通過系統的環境保護規劃、定位和區劃流域生態功能區的確定,制定流域各民族人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指標體系;提出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技術和生態系統保護的對策措施;建立流域系統生態和城鄉環境監測系統等一系列保證可持續發展的專項計劃。完全可以將不利影響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之內,也可使自然生態環境得到很好的保護。 總而言之,在未來我國發展水電的過程中,只要堅持“開發中保護、保護中開發”的原則,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就能夠實現二者的和諧發展。 如何保障水電企業投資效益 受制于上網相對價格低、承擔相對稅費重兩大政策的逆調節,目前水電投資環境還很不完善,水電投資開發效益難以保障,水電企業無法實現滾動發展。因此,如何完善水電投資環境,保障水電企業投資效益顯得至關重要。 首先,水電電價政策不利于投資效益的保障。在水電投資綜合成本不斷上升的現實情況下,現行水電電價水平卻明顯偏低。一是水電平均上網電價遠遠低于火電上網電價。從滬深兩市電力上市公司的數據來看,2005年水電類上市公司平均上網電價為0.302元/千瓦時,而同期火電類上市公司平均上網電價為0.418元/千瓦時,高出水電平均上網電價40%。二是水電上網價格不能合理反映投資綜合成本與合理報酬。目前,水電建設工程建設費、設備采購費、淹沒補償費、生態保護費均呈現上漲狀態,但是水電價格構成水電價格背離價值規律,不能反映水電開發的外部成本,從而嚴重影響了水電企業的生存、鞏固和發展。三是水電沒有享受與新能源相同的政策待遇。盡管國家在可再生能源補充規定中奠定了水電與其他可再生能源相同的法律地位,但水電電價仍維持現有“一廠一價”的經營期定價方法不變,現有電價政策在實質上沒有給予水電與其他可再生能源相同的電價政策支持。因此,未來水電開發建設過程中應該著力解決水電的“價格歧視”問題,通過合理的電價政策把水電企業承擔的外部性成本“內部化”,保證水電能夠獲得長期、穩定、合理的回報。 其次,稅收政策也不利于水電投資效益提高。雖然大型水電建設的社會效益很明顯,但政府對大型水電開發并沒有稅收支持政策。水電和與其他電源企業的增值稅率都為17%,由于有煤、油等進項抵扣,火電的實際稅率大約在11%左右。而水電無進項抵扣、運營成本低,所以實際增值稅率接近17%。如此之高的稅率標準實際上對水電開發形成了抑制,未能反映水電開發的特性,也沒有體現對清潔能源的支持。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