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海洋能 小水電 天然氣水合物 |
河北:發展農村水電實現科學發展文章來源:河北經濟日報 | 發布日期:2008-11-10 | 作者:李鐵兵 | 點擊次數:
近年來,農村電力供應不足已經嚴重制約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特別是山區,一方面水電資源未被充分開發利用,一方面當地居民砍伐薪材做燃料加重了生態環境的壓力。加快水電開發建設,已成為我省加強林草植被保護,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推進山區農村經濟發展的一項緊迫任務。 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要求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持農業。今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加快發展農村水電,強調“加強農村水能資源規劃和管理,推進水電農村電氣化建設,擴大小水電代燃料建設規模”。省政府“關于加快農村水電發展的意見”將搞好小水電代燃料試點列為重要工作。這說明,黨和國家以及地方政府按照統籌城鄉的思路,已將農村水電和小水電代燃料事業納入服務三農、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工作內容,為發展農村水電和小水電代燃料提供了堅實的領導基礎和政策保障。 我省生態環境脆弱,尤其是張承地區自然條件較差,貧困人口集中,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主要受制于水。隨著扶貧開發戰略的實施,張承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不僅需要大量的水,而且需要大量的清潔能源。實行以電養電政策,采取就地開發、就地供電、自發自供自用等措施,可以改變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解決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利用清潔、廉價的電力發展工業,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同時把農民從千百年來燒柴煙熏火燎的環境中解脫出來,改善生存條件,提升生活質量,滿足農民群眾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 專家已經預言,持續的環境惡化有可能導致經濟的衰退。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指出,農民做飯、取暖燒柴是造成“亞洲棕云”和導致東南亞地區嚴重自然災害的重要原因。而農村水電和小水電代燃料項目作為可再生能源,可以改善大氣質量和公共衛生,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增強能源安全。 另外,開發農村水電,實施小水電代燃料工程,可以加強對水能資源的統一管理,實現對流域水能資源的科學規劃,帶動中小河流治理開發和山區水利建設,形成“以林涵水,以水發電,以電養水,以電興工,以電護林”的良性循環,促進水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可持續利用,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據調查,目前,我省農村水電可開發資源量達150多萬千瓦,分布在太行山、燕山42個山區縣(市、區),發展農村水電潛力巨大。我們要圍繞建設新農村,抓住幫助農民脫貧致富這個根本,一切從農民的利益出發,努力把發展農村水電這件服務“三農”的好事辦好辦實,同時,緊緊圍繞經濟發展這個中心不放,繼續鼓勵地方辦電的積極性,繼續鼓勵投資主體多元化,繼續鼓勵水電技術創新,讓小水電更多地造福農民群眾。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