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980x86.gif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當前位置:首頁 - 海洋能 小水電 天然氣水合物

晏志勇:對我國水電發展的思考

文章來源:中國電力網 | 發布日期:2008-12-24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 晏志勇

能源是現代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水電是世界公認的目前最具備規模發展的清潔可再生能源,也是我國相對并不豐富的能源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水電發展經歷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水電也以令世人矚目的速度發展,從2004年起我國水電裝機容量就持續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國水電目前面臨了一些問題,使其發展幾乎處于原地踏步的局面。因此,需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對有關問題進行認真的思考。

水電資源及其戰略地位

一、資源概況

我國的水電資源豐富,總量居世界第一。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2005年發布的全國水力資源復查結果,我國水電資源理論蘊藏量年電量6.08萬億千瓦時,理論蘊藏量裝機6.94億千瓦(按平均功率計);技術可開發裝機5.42億千瓦,技術可開發年電量2.47萬億千瓦時;經濟可開發裝機4.02億千瓦,經濟可開發年電量1.75萬億千瓦時。
  我國的水電資源具有區域分布不均并富集于數條大江大河、江河的徑流在季節分配上極不均衡的特點。
  在區域分布上,我國的東部地區(13個省、市)擁有的水電資源占全國總量的8%,中部地區(6個省)占11%,而西部地區(12個省、市、自治區)高達81%,并且在西部地區的金沙江干流中下游、瀾滄江干流云南段、雅礱江干流中下游、大渡河干流、怒江干流中下游、黃河干流上游及中游北干流、南盤江紅水河干流、烏江干流就富集了經濟可開發容量2.05億千瓦,占全國總量的51%,易于開發建設大型水電能源基地。這樣的水電資源區域分布,加之東部地區其他能源資源短缺,決定了我國的水電開發需要按“西電東送”的格局進行。
  我國因受季風氣候影響,江河的徑流各季節分配極不均衡,汛期半年的水量占全年70%~80%,而枯期半年僅占全年20%~30%,導致汛期洪水頻發、枯期水又難以滿足需要,使得水電汛期出力大、枯期出力小。這就需要新建水庫,通過水庫的調節,一方面提高水電的發電質量,另一方面進行防洪、提高枯期供水和灌溉能力、改善航運條件。

二、戰略地位

    我國的常規能源資源由煤炭、水電、石油、天然氣組成。根據有關資料,到2007年年底,我國常規能源資源剩余探明儲量為:煤炭1145億噸,石油21億噸,天然氣1.88億立方米,水電(按經濟可開發量、使用100年計)175億千瓦時。折合成標準煤分別為817.87億噸、30億噸、25億噸、581億噸(水電按2007年全火電平均發電標準煤耗折算)。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常規能源資源是以煤炭資源為主、水電資源豐富僅次于煤炭居第二位,而石油和天然氣相對較少、分別僅占2.1%和1.7%。因此,水電資源是我國常規能源資源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我國2007年的常規能源生產和消費中,煤炭所占的比重分別為77.7%和70.4%,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這一方面是我國的能源資源結構所決定的,另一方面我國能源發展面臨的環境壓力,特別是應對氣候變暖的壓力十分巨大。然而,到2007年年底,我國豐富的水電資源開發利用程度,按技術可開發量計算為27.3%、按經濟可開發量計算為36.9%,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平均為60%以上,美國、日本、法國、挪威、瑞士等國均在80%以上),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而我國人均化石能源資源僅為世界人均的3/4。水電是清潔可再生能源,但不開發利用,它就隨著江河之水流失。因此。盡早大力開發利用水電,在我們這樣人口眾多、化石能源資源相對較少、處于快速發展、環境資源壓力較大的國家實現能源可持續供應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無法替代的選擇。[NextPage]
  我國的電力生產主要依靠燃煤發電,2007年全國發電量為32644億千瓦時,其中燃煤發電為27207億千瓦時、占83.3%,水電為4714億千瓦時、占14.4%。如果不利用水電,主要或只能用燃煤發電替代,那么就得多消耗煤炭1.57億噸(為當年全國煤炭生產總量的6.2%),多排放二氧化碳2.69億噸。因此,水電對我國減輕資源環境壓力、應對氣候變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隨著水電的發展,修建的水庫為我國的防洪、灌溉、供水、航運等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

    水電發展概況及其發展規劃

一、發展概況

我國的水電發展起步于上個世紀初,在外國技術人員的幫助下,1912年在云南建成了第一座水電站———石龍壩水電站,裝機容量僅為480千瓦。之后的幾十年,由于舊中國的貧窮落后,我國的水電幾乎沒有得到什么進展,到1949年,包括由日本人為了進一步掠奪我國而建設,但未建完且留有眾多質量隱患的豐滿水電站在內,全國的水電裝機容量僅為16.3萬千瓦,水平十分低下。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水電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建國初期,水電建設者在舊中國一無技術能力、二無施工能力、三無制造能力的基礎上,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自行設計、自行施工、自行建設成功了我國第一座大型水電站———新安江水電站。之后,雖然也經歷了不少的曲折,我國的水電仍然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到1978年年底,全國水電裝機容量達到了1728萬千瓦。
  我國于1978年年底實行改革開放30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水電發展先后較好地解決了技術、資金、市場和體制等制約問題,以超過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發展,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到2007年底全國水電裝機達到14823萬千瓦。從2004年起我國水電裝機容量就一直居世界第一。在這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水電建設者通過不懈的努力,認真吸取世界水電建設先進的經驗和技術,并結合工程實踐不斷地開展科技攻關,成功地解決了水電工程的一系列世界級技術難題,在高壩工程技術、泄洪消能技術、地下工程技術、高邊坡工程技術、現代施工技術、大型機組制造安裝技術、水電站運行管理技術、遠距離大容量超高壓輸電技術等方面取得了創新性的突破,建成和正在建設一批大型和世界級特大型水電站,使我國水電發展的技術水平已達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中國新能源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新能源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能 源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新能源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綜合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