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海洋能 小水電 天然氣水合物 |
中國水電開發低于發達國家水平文章來源:中國能源報 | 發布日期:2009-06-08 | 作者:于洪海 | 點擊次數:
我國已探明的水能資源世界第一,但水電開發的程度遠低于國外發達國家水平。雖然水電裝機容量持續增長,但由于受到環保、移民等因素制約,水電發展速度還不夠快,水電比重還不夠合理。如何看待我國水電發展現狀?如何認識和破解這些難題?6月4日,《中國能源報》記者專訪了有豐富水電工作經驗,先后擔任過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副總經理、國家電力公司副總經理、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總經理的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理事長賀恭。 近期重點推動西南水電的開發 中國能源報:我國水電的開發現在處于一種什么水平?近期的開發重點是什么? 賀恭:截至2008年底,水電裝機容量已突破1.7億千瓦,占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的21.6%,居世界第一位。預計2010年將突破2億千瓦,2020年將達到3億千瓦或以上。但是,開發利用程度還比較低,遠低于美國、挪威等發達國家,發展潛力巨大。按照水能資源的總量和技術、經濟可開發量及電力結構的合理需求,當我國人均用電達到1千瓦(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時,水電比重以30%為宜,即如果電力總裝機達到14億千瓦,水電開發應達到4億千瓦左右(相當于我國水能資源經濟可開發總量)。近期我國經濟進入了一個調整周期,為我國調整能源結構,加快開發水電提供了有利契機。如果說世界水電在中國,中國水電則在西南,僅川、藏、滇三省區的技術可開發量就約占全國的61%,并且未開發的資源也主要在西南。因此,不論從調整國家能源結構、推動能源基地、包括后續能源基地建設看,還是從促進區域發展、改善當地民生計,重點應大力推動西南水電特別是云南、四川、貴州以及西藏等地區若干主要江河的有序開發。 中國能源報:您在剛才的談話中,強調“有序開發”,請進一步談談您的看法。 賀恭:實現水電有序開發,前提是要有一個科學的水能資源開發規劃。多年來,中國水電在規劃上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本世紀初組織普查,較徹底地搞清了家底。存在的問題一是綜合規劃和專業規劃如何結合;二是二、三級支流規劃做的深度不夠;三是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不夠。一些地區水電無序開發,特別是審批權在地方的小水電,其根本原因在于規劃的全面、權威及執行力的弱化。目前二、三級支流的規劃或是空白,或是形同虛設。因此,針對河流的重要等級,應加強分級(并適當上收權限)管理。有規劃和嚴肅執行規劃,才能談得上有序開發。至于綜合規劃和專業規劃的結合,則應在發改委統一協調下,綜合各方面的因素,科學合理處理流域和項目的功能定位問題,以免因扯皮而影響開發時機的選擇。 中國能源報:中國經濟的發展階段和能源集中分布的特點,決定了西南水電必然以“外送”為主。最近國家電網提出到2020年將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西南水電開發與智能電網如何協調? 賀恭:縱觀中國水電和電網的發展史,水電開發特別是大水電基地的開發,都是與電網建設相輔相成、休戚相關的。國家電網順應世界電力發展新趨勢提出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核心是建設具有長距離、大容量輸電特征的特高壓電網,這將使水電的輸送和調配更加方便快捷,促進能源布局結構調整和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同時,大水電也有力地推動著智能電網的建設和支撐著電網的穩定運行。西南地區的水電送出,國家電網公司與南方電網公司應加強協調,兩個電網公司合作方能奏效。當前應當從電力總體規劃和水資源開發規劃的結合入手,加強水電開發企業和電網企業的合作,使西南水能資源開發和電網在新的臺階取得雙贏的效果。[NextPage] 建議設置高層次的移民管理機構 中國能源報:目前影響我國水電發展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賀恭:以前阻礙我國水電發展主要是技術和資金問題,隨著我國水電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經濟實力的不斷壯大,以三峽總公司為代表,我國水電已經進入百萬千瓦級水電機組的研發階段,技術和資金現在已經不是主要問題。現階段看主要有兩大問題?環保與移民。 中國能源報:水電開發的環保問題,近年來一直是輿論關注的焦點,對此您如何看待? 賀恭:毫無疑問,水能資源開發必須以保護環境為基礎。從總體上看,水電作為清潔能源的科學利用本身就是對環保的巨大貢獻,但畢竟水電開發是對自然形態山川的改造,會對植被、河流形態、水生物、水質等環境因素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在水電開發中,環保是必須下功夫進行論證和設計的重要內容。 同時,在重視環保的基礎上,要看到國家能源需求總量在不斷增加,而化石能源資源愈來愈稀缺,新型能源還在逐步啟動和成熟。分析這幾方面因素,水能資源開發力度應加大。應合理地處理開發和環保的關系,把環保作為推動水電科學發展的動力因素,動態、系統地分析水能開發對環保的利弊,全面權衡、科學決策。當年決策上三峽工程時,專家們對工程的評價是“利大于弊”、“晚上不如早上”,對如今仍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鑒意義。事實上,近幾年有不少流域和項目在開發的同時,認真履行環保職責,采取具體措施減少負面影響,效果是顯著的。而且,許多水電開發項目還開展了環境保護后評估工作。這些都說明,水電開發對生態文明建設是能夠起到應有的積極作用的。 中國能源報:移民搬遷安置近年來不斷引發社會問題,解決這一難題的思路是什么? 賀恭:移民搬遷歷來是水電站建設必須要解決好的問題,移民工作做得好壞是水電站建設成敗的關鍵。解決好移民問題,需要真正做到“移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移民問題的關鍵在于合理的補償,包括工程補償和后期扶持兩個部分的物質補償,以及長期的政策扶持。已有一些流域和區域做得比較成熟,應予以總結交流。但各地情況不盡相同,在總體政策平衡的情況下,各地要從本地實際出發解決好相關問題。鑒于移民工作涉及工程建設、民生和社會穩定,政治性、政策性很強,建議國家權威部門設置高層次的移民管理機構,各地亦應根據具體情況設置相應機構。工程業主要按照國家政策及當地實際情況,把移民安置規劃和補償概算做好,并在工程投資及運行電價中落實好。地方政府則必須承擔做好此項工作的主體責任。只要地方政府和工程業主合作良好,協調一致,就能夠把移民工作做好。 堅持“流域、梯級、滾動、綜合”方針 中國能源報:您一直是水電流域梯級開發模式的倡導者,并曾組織領導了瀾滄江、金沙江和烏江等流域的梯級開發。對于這種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