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海洋能 小水電 天然氣水合物 |
我國水電開發提速2020年至少3.2億千瓦文章來源:中國自動化網 | 發布日期:2010-07-16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事件 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日前表示,如不抓緊開工一批新的水電項目,將難以實現中國向國際社會承諾的2020年節能減排目標。張國寶表示,根據初步規劃,2020年時水電裝機能力應達3.8億千瓦,其中常規水電3.3億千瓦以上,年發電量1.15萬億千瓦時。 6月27日,中電投集團總經理陸啟洲參加“2010中國綠色工業論壇”上表示“實現我國提出的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的目標,需要水電裝機容量至少應達到3.2億千瓦……從2010年到2015年,大約需要開工1.2億千瓦。” 評論 水電開發提速背后的邏輯-新能源暫時性瓶頸:我們認為再提推進水電發展的重要原因是新能源(包括風電,太陽能,核電)發展面臨暫時的瓶頸因素。風電短期瓶頸在電網建設速度落后于風電擴張的速度(包括儲能,補償,控制等),這造成電網對風電消納能力不足;核電方面考慮到AP1000國產化率,鈾礦儲備和安全性保障問題,發展以穩健性為準則,暫時不會把2020年裝機容量目標提得過高;太陽能仍然需要在降低成本、改善經濟性上努力。所以減排的重任自然壓倒了水電身上。國家能源局擬于今年上半年公布可供討論的“十二五”能源規劃初稿中已明確規劃的基本思路之一是推進水電開發。 政策支持下,項目審批開始提速,裝機目標提升到3.2億:今年上半年水電審批速度開始加快。2007-2009年,國家核準的常規水電總裝機容量只有1407萬千瓦,平均每年不到500萬千瓦。而今年上半年水電項目審批量已經達到500萬千瓦。由于水電的建造周期比較長在6-8年左右。所以新建水電要在2020年發揮節能減排的作用,必須在2015年以前開工建設。目前水電裝機容量在1.97億千瓦,所以為了達到3.2億甚至更高的裝機容量目標,2010-2015年開工的水電項目至少在1.2億千瓦,即在未來6年平均每年量在2000萬千瓦。 水電破壞生態的問題-不是絕對問題,炒作成分更大:目前市場有觀點認為水電開發是造成沿河流域的生態破壞的罪魁禍首,我們認為這種看法是有偏頗的。任何能源形式都是有利有弊的,水電對環境的影響可以通過一系列措施來改善,所以不應該是一個絕對問題。國家層面也開始著手降低水電開發對生態的影響。正如張國寶提出的推動水電開發的同時,“要加快水電建設環境保護技術創新,研究并解決好水電建設的生態用水、低溫水、魚類洄游、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問題,統籌兼顧、科學選擇工程建設方案。”投資建議n尋找最有彈性的受益者-設備制造:我們認為水電開發提速的大背景下,最直接受益其彈性最大的便是水電設備制造企業。按照水電設備單位千瓦成本在1100~1200元測算,未來6年1.2億千瓦對應的設備市場容量將達到1300~1400億元,平均每年約210~230億。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