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
當前位置:首頁 - 海洋能 小水電 天然氣水合物 |
世行:發展中國家應加快水電開發文章來源:Focus Energy Media | 發布日期:2010-09-07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當今世界對清潔、可靠、價廉的能源需求與日俱增。水電及多功能水利基礎設施為減貧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機遇,其作用日漸明顯。水電設施不僅能提供電力,還在區域合作與發展以及水資源配置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作為可再生能源的水電還發揮著獨有的雙重作用:作為戰略措施以應對越來越不穩定的氣候,作為可再生能源將世界經濟帶入低碳的未來。 水電開發錯綜復雜,存在一定的經濟、社會及環境風險。這其中一部分風險是該行業固有的,而更多的風險可以也必須通過謹慎推行良好做法以及可持續的“三重底線方法”(即兼顧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予以解決。 編者按 為何需要加快水電開發 近年來,由于發展中國家的電力需求增加,同時考慮到水電在減貧與可持續發展方面所發揮的多重作用,世界銀行集團加大了對水電行業的貸款。水電的核心是對能源安全的貢獻。水電占全球電力總供應量的20%,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為至今仍無法獲得電力的16億人口送去光和熱(在一些非洲國家,無法獲取電力資源的人口占該國總人口的比例高達94%)。水電亦可作為避險手段,規避進口能源價格波動的風險。 著眼于更廣泛的領域,當今世界的發展態勢為水電及多功能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寶貴的機遇,用以應對一系列關鍵發展難題的挑戰。比如,面對水資源管理的需求,水電基礎設施正在被重新定位。對于水文多變性及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以及“水文周期嚴重失衡”的后果,人類的認識正在不斷深化,改善水資源管理與基礎設施建設也因此得到了進一步重視,特別是在世界范圍內的260個跨界流域。水電工程作為靈活、規范的水資源基礎設施,能夠幫助各國調節洪旱災害,并提高水資源在復雜用戶群之間的分配效率。 水電對能源與水資源管理的貢獻不僅僅局限于國內電力生產或區域防洪。由于電力和水問題均可能跨越國界,水電還能夠為促進區域發展做出貢獻。從能源的角度,水電可通過蓄水、調節容量和負荷等特有的手段穩定地區電網系統,并通過與火電聯合運營的方式來降低成本。水資源管理的優選做法要求超越國界,以全流域的視角考慮問題。水利基礎設施的高效開發與管理有利于平衡上下游之間的利益,并將可能出現的矛盾轉化為區域合作與發展的驅動力。 水電基礎設施若能提前規劃,將給當地發展帶來諸多機遇。大型工程建設過程中對道路、社會基礎設施、通訊及技能建設的投資將可用以支持當地或區域經濟發展,并為多個經濟區之間牽線搭橋。這樣的工程考慮不會使單一的工程負擔過度,而是將水利基礎設施置于更大的發展與減貧工作范疇,綜合考慮其潛在的協同作用與效率。 [NextPage] 水電聯結著水與能源,將有助于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作為可再生能源,水電對低碳的能源結構有著直接的貢獻,而水電的靈活性同樣支持諸如風能和太陽能等間歇性新能源的發展。多功能水電工程還可通過加強全國范圍的調水蓄水能力進行防洪抗旱,有利于應對日漸嚴峻的水文困境。 風險如何解決 十年來,人類通過不斷加深理解,并積極尋求對策解決日趨嚴峻的環境及社會風險問題,不斷推動著可持續水電的轉變。良好做法、安全保障以及自我評價手段等開始在眾多組織中出現,包括世界銀行集團、赤道銀行、國際水電協會、國際能源局、世界大壩委員會,以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等。這些努力為“可持續水電”的概念奠定了知識基礎。然而,實施經驗與技術能力在許多國家仍十分匱乏。 許多非政府組織仍對水電開發持批評與謹慎態度。他們對水電開發風險及困難表現出嚴重的關切,并主張實施嚴格的規范。與此同時,水電作為一種低碳能源,在滿足能源需求方面的潛在貢獻亦日漸為人們所認同。比如,世界自然基金會將400GW(1GW=100萬千瓦)的水電納入其應對氣候變化的能源方案(《氣候應對方案(2007)1》之中,覆蓋了包括小水電與修復工程在內的所有水電工程。目前,其工作重點正在向“正確執行”的發展計劃、環境綜合管理及利益共享等方面轉移。 加大水電開發的前景如何 第一,環境和社會風險的辨識與管理受限于實施新標準時有限的機構能力和經驗。這就意味著要在國家和跨界層面上重新制定管理和政策框架,加強開發者、電力公司以及政府的能力建設,并提高對利益相關者的透明度。這也意味著要繼續研究重要的環境問題,例如赤道地區較淺水庫的水分散發等,并要進一步避免和減少水庫的負面影響。 第二,如果水文數據不可靠,基于其進行的基礎設施的設計就會嚴重影響水庫的運行,并減少該設施設計產出的水管理效益。氣候變化更加劇了這些風險,因為:(1)歷史數據的外推結果不太可靠,站在過去預測未來,結果將越來越不準確;(2)水文是在不斷變化的,這就凸顯了那些將靈活性最大化的設計和主張適應性管理運營的好處。 第三,盡管水電的潛力眾所周知,但還是缺乏對規劃和項目優先性的應有重視。特別是,過去完成的工程研究需要用現有新技術(特別是水文技術)以及對環境和社會價值的更全面考慮來更新。作為一種公共福利,政府需要采取戰略性評估及可行性研究以確定開發方案。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