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海洋能 小水電 天然氣水合物 |
水電在中國為何不受待見文章來源:網易 | 發布日期:2011-01-12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作為高污染、高能耗行業的典型代表,火電這一傳統的發電方式逐漸被清潔可再生能源取代是大勢所趨。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國際大環境下,環保部官員所謂“水電污染比火電更嚴重”本是無需辯論的錯誤觀點,但在中國特殊的“國情”下,這樣的觀點依然引來兩爭議——國內的水電因為長期急功近利的開發造成許多額外的環境影響,使其在中國并不比火電更受待見。 “水電污染比火電更嚴重”說法不靠譜 中國是全世界煤炭開采量和消費量最大的國家,煤炭占中國能源消費的七成之多,其中耗煤量最大的是電力行業。中國三大電力公司2008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超過全英國。火力發電站效率低下、對煤炭過分依賴,是中國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兩大障礙。同時中國水電開發利用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坐擁龐大的水資源卻任其白白浪費。一高一低,反映的是中國畸形的能源消費模式。 火電用煤是中國最大的空氣污染及碳排放因素 長期以來,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是影響中國大氣環境質量的主要因素。每年由于煤的運輸,有至少1100萬噸的煤塵飄入全中國各地的上空。而煤炭的燃燒更是中國最大的空氣污染源,中國煙塵排放的70%,二氧化硫排放的85%,氮氧化物的67%,二氧化碳的80%都來自于燃煤。2002年,燃煤電廠向大氣排放汞的比重在五大排放源中高達55%。這些均成為國內誘發呼吸系統、心血管、惡性腫瘤等疾病的重要原因——每年中國因大氣污染而造成的呼吸系統門診病例35萬人,急診病例680萬人。 另外,煤的開采、貯存、選洗階段還會消耗驚人的淡水資源,向周圍的水系排放大量有害物質。綠色和平組織發布的《中國粉煤灰調查報告》稱,中國火力發電產生的煤灰排放,已成工業固體廢物最大單一污染源,煤灰所含多種可致病的重金屬均超標。其中,中國煤礦每年產生的各種廢污水約占中國總廢污水量的25%。此外,煤炭經濟還會造成酸雨、生態破壞、運輸超載等諸多問題?;痣娮鳛樯弦淮茉?,造成的污染無可置疑,被替代亦是大勢所趨。[NextPage] 水電是替代火電的主要能源模式,中國水電開發利用率不到發達國家一半 將能源結構轉變到以可再生能源為主,優先開發使用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能源利用的一種趨勢。盡管風能、太陽能發電技術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按照現有的技術水平,風力和太陽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還不能滿足大規模的社會需求。當前,全世界大約20%的電力是來自水電,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的比重還很小。水電是目前唯一一種技術上比較成熟的、可以進行大規模開發的零排放可再生能源。發達國家目前已經基本完成了對水資源的開發任務,世界范圍內,包含美國、日本、挪威、瑞士在內的22個國家水資源利用率均在80%以上,有53個國家在50%以上。其中挪威90%以上的電力都來自水電,巴拉圭則完全依賴水電供應目前。中國水電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還不到35%,遠遠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的水資源開發程度。 中國水電因無序開發負面影響多 從長期來看水電建設減少地質災害,最終減少水土流失則是一個必然的規律。水電開發密集的法國的地質災害非常少,這種現象幾乎是全球普遍存在的。調查結果表明,凡是水電開發程度越高的國家和地區,生態環境就越好,各種自然災害的發生和造成的損失就越小。 國內水電污染源于缺乏完善的規劃 任何形式的清潔能源都可能對環境造成一定負面影響。水電建設會涉及到移民安置、泥沙淤積、生物多樣性影響、下游水文、地質現象改變等問題。事實上,建壩過程中的這些環境問題,始終是水電建設關注的焦點。美國墾務局和陸軍工程師兵團在哥倫比亞河中下游及蛇河上建有16座水電站,有12座電站建有魚道,共建設了23條過魚設施。發達國家的過魚設施技術十分成熟,已陸續修建上萬座過魚設施,以保護經濟價值較高的鮭魚、鱒魚和鰻鱺等洄游性魚種為主。中國三門峽水庫的泥沙問題,曾經在修建前就遭受到世界上眾多國家水利工作者的質疑,并最終進行了改造。水電工程決策者和技術人員必須在建設工程前認真考慮和慎重處理這些可能遇到的問題,因為即便是清潔能源,面對無序的開發,也會產生環境污染和對生態的破壞。 國內水電項目好大喜功“先建后批”是禍根 國內輿論妖魔化水電導致心理偏見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