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海洋能 小水電 天然氣水合物 |
焦顯政:大力開發水電 構建綜合能源體系文章來源:西藏日報 | 發布日期:2011-02-28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西藏的能源情況如何?我區將如何開發資源優勢,進一步解決群眾用電問題,改善用電緊張局面?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自治區能源辦公室副主任焦顯政。 記者:我區能源資源總體情況是怎樣的?目前的能源資源對于我區電力資源的開發有哪些優勢? 焦顯政: 西藏能源資源主要有水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林木和畜糞等可再生能源,探明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能源資源匱乏。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1億千瓦,技術可開發量1.4億千瓦,分別占全國的29%和24.5%左右,均居全國之首;太陽能資源量位居全國之首,大部分地區年日照在3000小時以上,年輻射量在6000—8000兆焦耳/平方米;地熱和風能比較豐富,地熱發電潛力約80萬千瓦;年風能資源量儲量約930億千瓦時;薪柴資源理論產出量約480萬噸標準煤;年產畜糞折合近280萬噸標準煤;化石能源中,煤炭探明保有儲量不足5000萬噸,石油天然氣資源尚待查明。 可以說,我區的水能、太陽能、地熱能和風能等能源資源都是比較豐富的,這對于我區大力開發水力發電站,充分利用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發電都具有很大的優勢。 記者:在這些能源資源中,我區將如何有力開發資源優勢,進一步解決群眾用電問題,改善用電緊張局面? 焦顯政:西藏享有亞洲水塔的美譽,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造就了西藏豐富的水能資源。正如我前面所講到的,西藏的水能資源和太陽能資源均居全國之首。開發水電不僅是我們西藏的需要,也是我國能源發展的需要,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節能減排的需要。為了加快我區的經濟發展,為全國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開發西藏水電將成為必然的選擇。自此,自治區做出了“大力開發水電,構建綜合能源體系”的能源發展規劃。 西藏豐富的水能資源是西藏經濟發展的自然優勢,科學合理地開發西藏的水電資源,建立西藏水電戰略支撐產業,實施“藏電外送”,不僅可以為西藏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清潔能源,帶來巨額的財政收益,同時還可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有利于促進西藏經濟和社會發展,促進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據測算,西藏水電外送容量可以達到約9500萬千瓦,外送電量4500億千瓦時。如果實現外送目標,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5億噸,減少二氧化硫年排放約200萬噸,減少氮氧化物年排放量約75萬噸,減少煙塵年排放量約1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3億噸。因此,實現西藏水電外送取得的環境效益十分可觀,開發西藏水電有利于促進我國電力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通過近年以來的努力,截至2010年底,全區累計電力裝機容量97.4萬千瓦,能源結構日趨改善,全區用電人口達238萬,占全區總人口的82.06%,用電量和用電水平顯著提高。隨著能源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和電力建設的加快發展,“十二五”規劃期間將全面解決我區城鄉的用電問題,并逐步向電氣化邁進。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