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980x86.gif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當前位置:首頁 - 海洋能 小水電 天然氣水合物

可燃冰能否點亮未來能源之夢

文章來源:中國能源報 | 發布日期:2011-03-24 | 作者:李永強 | 點擊次數: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錢智民表示,可燃冰將在能源發展規劃中得到體現。另有消息稱,可燃冰將被納入即將發布的“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消息傳來,再次引起業界對這一未來能源的關注。 

  而在今年初,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科考人員在中國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鉆探目標區內圈定11個可燃冰礦體,預測儲量約為194億立方米,也曾引起國內能源界震動。因為,學名為“天然氣水化合物”的可燃冰,是一種被高度壓縮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據估算,1立方米天然氣水合物可以釋放出160立方米的天然氣,其能量密度是煤的10倍。依此推算,此次所發現194億立方米可燃冰的預測儲量不可謂不大,人們開始猜想,這一巨量能源對解決我國能源供應緊張問題和改善能源供應結構的重大戰略意義。

  有業內專家指出,可燃冰有望成為本世紀解決人類能源危機的最具開發前景的新型能源,對這一能源的開發研究應從陸域開始。

  有望成最具開發前景的新型能源

  事實上,我國對于可燃冰勘察的歷史可上溯到上世紀90年代。中國地質調查局從1999年起便對可燃冰開展了實質性的調查。直到2007年,中國地質調查局所屬的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才在南海海域成功鉆獲了可燃冰實物樣品,這也是我國首次發現海域可燃冰樣品。

  陸域可燃冰樣品的勘察采集工作也在2009年獲得突破。這年6月,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下屬青海煤炭地質局,在青海省天峻縣木里鎮永久凍土帶成功鉆獲可燃冰實物樣品。據國土資源部估算,該地區遠景資源量至少有350億噸油當量。

  這次發現被給予高度評價。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張洪濤表示,在永久凍土區成功獲取可燃冰,對于我國未來的能源接續利用格外重要。新中國成立后,大慶油田的發現為我國甩掉了貧油國的帽子??扇急鳛椤昂笫蜁r代”的重要替代能源,此次的發現在某種意義上可以同當年發現大慶油田的意義相媲美。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孟弘向本報記者介紹,可燃冰具有污染小、儲量大、分布廣、能量密
度高等優點,有望成為本世紀解決人類能源危機的最具開發前景的新型能源。受科技部委托,他曾于去年底承擔了一個題為《關于加強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天然氣水合物開發研究的建議》的課題。

  記者調查發現,有關統計數據顯示,迄今為止,全球已探明可燃冰儲量相當于傳統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氣等)儲量的兩倍以上。其中,僅海底可燃冰的儲量夠人類使用1000年。

  “我國可燃冰資源量雖然很大,但還不能根據已知的情況計算出海域和陸域可燃冰的具體儲量?!敝袊刭|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祝有海對《中國能源報》記者坦陳。這說明我國可燃冰儲量依然是個待解之謎。

  我國可燃冰開發技術仍然滯后

  雖然可燃冰的開發前景與潛力被業內看好,但因其開發難度與風險極大,再加上我國對其進行開發的技術
仍然滯后,導致對這一資源的開發成為高懸于我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如對可燃冰開發稍有不慎,便可能給人類帶來嚴重的環境災難。”孟弘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可燃冰具高能量密度,開采不當會導致大量甲烷氣體的瞬間釋放,引發海底滑坡、塌陷、海嘯等地質災害。此外,可燃冰中絕大部分是甲烷這種反應快速、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強20倍的氣體,如果開采時甲烷氣體大量泄漏,造成的溫室效應將災難性地威脅人類生存環境?!?[NextPage]

  據悉,我國可燃冰研究工作始于20世紀90年代,比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晚了近20年。

  目前,我國對這一資源的勘查雖已形成由國家調查專項、國家“863”計劃項目、“973”項目及三大石油公司的勘查項目組成的立體、多層次的勘查投入體系,但研究還處在調查評價前期階段,開采研究剛剛起步,尚未開展試開采研究。與發達國家相比,尤其在實驗室模擬、基礎理論、調查評價研究、鉆探技術和鉆探裝備、實驗區選擇、工業化開采和新技術開發等多方面還有很大差距。

  此外,目前開采方式的高成本也是制約該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據悉,美國曾用潛艇對海底可燃冰進行科研性開采。美國能源部的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的可燃冰開采成本平均高達每立方米200美元,即使按照1立方米可燃冰可轉化164立方米的天然氣來換算,其成本也達到了每立方米天然氣在1美元以上,這遠高于通過成熟技術開采常規天然氣的成本。

  開發研究可燃冰應從陸域開始

  目前,在多個科技專項計劃的支持下,我國科學家正在進行可燃冰開發技術及環境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力求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從技術角度解決這些問題,盡可能減少今后可燃冰開發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孟弘認為,當前,中國先從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可燃冰的開發研究入手,實施開采實驗,同時積累開采經驗和開采技術,等技術手段成熟之后,再轉向海域可燃冰的開發利用。

  “因為從交通和地質條件上看,陸域開采可燃冰比海底容易些,況且我國海上裝備總體來說還比較弱,所
以有必要先開發陸域可燃冰,并積累些開發經驗。”孟弘說。

  孟弘指出,目前中國還沒有一個全面的可燃冰產業國家級綜合規劃,這就導致各部委之間、各科技計劃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鑒于此,他建議在后續的可燃冰資源勘查評價和商業性開發研究方面,亟需在國家戰略層面制定青藏高原可燃冰開發研究的國家規劃,盡早制定中國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可燃冰試驗性開采和商業開采的時間表。

  此外,他還建議,在青藏高原可燃冰開發研究國家規劃框架下,應成立專門基金用以加大中國可燃冰開發研究投入力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采取稅收優惠等手段吸引民間資本和社會企業向可燃冰研究投資。推進中國各主要能源企業開展可燃冰的商業研究,使企業成為青藏高原可燃冰開發研究的創新主體。

  對于可燃冰實現商業化應用的時間表,孟弘表示,國土資源部和中國地質調查局2009年曾提出十年內實現商業應用的路線圖。“但我認為這個口號有點冒進,恐怕也難以實現,到目前為止,國外實現商業應用的也不多?!泵虾胩寡浴?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日前透露,根據國內外技術發展趨勢和我國可燃冰發展規劃,預計2020年之前有望實現我國海域可燃冰試開采,最快到2030年實現商業生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中國新能源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新能源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能 源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新能源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綜合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