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海洋能 小水電 天然氣水合物 |
中國潮汐流能資源開發剛起步文章來源:科學時報 | 發布日期:2011-07-29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本報記者 廖洋 通訊員 周傳虎 張玉芹 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能源資源,開發海洋風能、潮汐能、溫差能等海洋新能源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規劃內容之一。近日,就潮汐流能源的相關問題,記者采訪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船舶工程學院教授王大政。 今年56歲的王大政是地地道道的威海人。他曾多年留學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從事潮汐流渦輪發電方面的理論與試驗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經驗。 王大政告訴記者,潮汐流能是海洋新能源中相對穩定且可提前預估的一類,是未來最具潛力的清潔再生能源之一。世界各國,特別是英、美及歐洲各國對潮汐流能源的開發、利用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已完成從理論研究、模型試驗到海上樣機試驗,并逐步向商業化應用邁進。而我國目前作為世界第二能源需求大國,在潮汐流能資源開發、利用方面剛剛起步。 正是基于此,王大政把“潮汐流發電系統的研制”作為自己的重點研究方向,聯合哈工大機器人研究力量和中國海洋大學的相關研究力量,采用水下焊接等新技術,降低安裝和維護成本,優化渦流設計,提高發電效率和穩定性,力求在不久的將來自主研制出我國潮汐流發電的核心關鍵技術。 在國際上,潮汐流發電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為什么各國都沒有建立大規模的潮汐流發電廠呢?王大政認為:“這主要是經濟上的原因。潮汐流發電需要在海下安裝、維修設備,其花費非常昂貴。此外還要將電力從海上,經海底電纜輸送到岸上電網,而海底電纜的鋪設和維修也是非常昂貴的。因此從經濟角度考慮,目前還不具備大規模開發潮汐流發電的條件。” “但是,有機能源逐漸枯竭及其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已逐步成為人類的共識,用可再生清潔能源取代對環境污染的有機能源是未來能源發展的必然趨勢。”王大政指出,有機能源如石油價格不斷上漲,而可再生能源隨著技術的不斷積累和完善,其生產價格必定逐步下降,彼漲此消,未來可再生能源必將逐步取代有機能源。 潮汐流發電系統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是為海洋觀測和勘探設備供電。王大政近期研究的項目“基于潮流能的錨定式并列渦輪發電系統”,將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型模塊化潮汐流發電系統,該系統的單個模塊可具備持續提供5kW以上的發電能力,且可多模塊組合供電,研究成果可為海洋觀測設備、海下監控設備以及離岸資源勘探設備提供電力。 “將潮汐流產生的電力用于海洋探測,可免除電力傳輸的昂貴成本,為離岸資源勘探及開發設備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同時,水下發電噪音小,隱蔽性強,可用于水下靜默監控網絡,對海防建設意義重大。”王大政介紹。 “以潮汐流發電系統為基礎,聯合哈工大衛星技術和深海機器人技術,打造一個無人無源水下勘探開發系統,將是一個誘人的研究方向。”雖然目前資金支持不足,但王大政對未來充滿信心,“現在我們做的還是基礎研究,但只有提前把關鍵技術儲備充分,等需要的時候才能趕上世界潮流。”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