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青島市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昨天披露,《世界海洋能專利技術分析報告》出版發行,該書是國內第一本有關海洋新能源專利分析方面的專著。據悉,我市海洋能技術具備一定基礎,計劃在膠南市齋堂島開發建設海洋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示范基地,明年齋堂島千戶有望“嘗鮮”波浪發電。
青島市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工作人員介紹,我市計劃在膠南市齋堂島開發建設海洋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示范基地,主要開展包括海浪能、海上風能在內的多種海洋可再生能源綜合發電及海水淡化、制氫等綜合利用技術開發,逐步形成獨具特色和優勢的區域海洋能開發與應用高技術體系。據介紹,示范基地內將打造波浪和潮汐發電,因為是示范基地,發電量可以供齋堂島上的千戶居民使用,島上居民可以嘗鮮波浪發電。
據介紹,我市海洋能技術具備一定基礎,研發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在海洋能技術領域,我市共取得專利40件,中國海洋大學擁有18件,是我市擁有海洋能專利技術最多的機構,中科院海洋所、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等科研機構也都擁有一定數量的該領域專利。青島市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工作人員表示,我市陸地海岸線長710.9公里,所轄海島的岸線長106.08公里,總計海岸長816.98公里。我市海洋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開發潛力較大,海洋能、海上風能和海藻生物質能等是我市可以開發利用的重要能源。總體上看,與海洋生物等優勢技術領域相比,我市在海洋新能源領域的開發利用方面起步較晚,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特別是我市企業在參與海洋能技術開發方面與江蘇、上海等地方相比具有較大差距。為改變這種局面,我市應加快發展海洋新能源技術和產業步伐。(記者 王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