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海洋能 小水電 天然氣水合物 |
一座違規水電站如何闖過層層審批?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發布日期:2011-09-05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本報記者 聶春林 實習記者 鄭升 湖北神農架報道 9月的第一天,為了要給上高一的女兒掙生活費,41歲的劉洪奎不得不輾轉于神農架松柏鎮的各個工地,做些“提灰桶”之類的臨時工。 他本不用這么輾轉。家住神農架宋洛鄉宋洛村的劉洪奎一家,靠著家門口的玉泉河,僅靠下網打魚每年就能有5萬元的收入,再加上玉米地的一些補貼,一家人過的日子還算不錯。 但村前新建的一座攔河大壩終結了劉家的田園生活。這座名為“饒家河電站”的大壩橫跨玉泉河宋洛村河段,通過鑿山洞穿的取水隧道,將上游來水源源不斷送往發電廠,其原本自然流淌的下游河床,則只剩下干涸的石堆。 “再也沒有魚打了。”但這還不是最壞的事情。由于建壩時將挖出的沙石堆積在下游河道,河道縮窄河床抬升,使下游沿岸成了危險地帶。8月22日,一場突如其來的泥石流,將劉洪奎家的玉米地悉數淹沒,這是最后的家庭營生。 劉家和宋洛村村民們的遭遇,如今正在神農架林區的其他村落頻繁出現。 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神農架(林區)發改委、環保局、水利局和國土資源局聯合署名的《神農架(林區)小水電開發建設管理情況表》顯示,在神農架3253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已建成和在建的功率在5萬kw/h以下的小水電站竟然多達100座。 這些密密麻麻標識于地圖上的水電站中,建成91座,4座在建,3座擬建,2座列入規劃;另據記者了解,還有4座尚未納入統計表格中。 而本報記者實地調查后發現,由于水電站建設立項和監管方面存在漏洞,林區的95座已建和在建小水電站中,僅有29座通過環保部門審核。大量違規水電站的上馬,已給神農架林區的生態環境造成了難以修復的破壞。 記者獲悉,此前由于當地人士的上訪,湖北省政府高層曾出面干預并緊急叫停部分水電站建設,但事過不久,不但水電站建設繼續推進,甚至還獲得了省發改委的“準生證”。 為何沒有環保局的批文就會有如此之多的小水電站上馬?為何諸多項目在遭到高層叫停之后還能順利推進?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從小水電項目的報審,到核批,再到驗收,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在每一個環節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此外,電力公司在對小水電站進行并網發電時,對于水電站的批文要求也不甚嚴格。 而推進小水電項目不顧一切“闖關”的內生動力,則來自于“水電生財”的利益誘惑。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不少水電站均存在當地官員入股的情況,這些官員任職于當地的水電部門、人大等行政議政機構。“坐收流水的買賣,如何能不鼎力支持?” 被“肢解”的玉泉河 “很多電站都是有人檢查就放生態水,沒人檢查就完全不放!” 初秋的午后,神農架林區氣溫逐漸轉涼,陽光透過樹葉灑向林間,河面水影斑駁。 眼前的玉泉河,已被饒家河電站攔腰斬斷,以大壩為分界線,下游河面寬度僅有上游十分之一,裸露的巖白色河床在青山碧水間顯得異常刺目。 劉洪奎指著腳下這片石堆說,當初施工方跟他們承諾,水壩建成后會清理這些挖出的石堆,然而三年過去了,這片石堆儼然已成了新的河岸,山洪暴發時將后患無窮。 而讓村民們最揪心的,還是大壩阻斷了玉泉河的流水,這讓沿河人家的捕魚營生被斷送。 饒家河電站是一座典型的引水式小型水電站,投資14406萬元,總裝機容量為12600千瓦。玉泉河上游來水流經大壩后,河水會從饒家河電站的取水口流進電站的取水隧洞里,然后沿著隧洞穿山越嶺,在下游海拔落差100余米的地方沖擊發電機后再回歸河道。[NextPage] 沿著大壩所在的玉泉河向下走約5-6公里處,會看到一座位于半山腰的亮黃色廠房,2臺功率為6300千瓦的發電機組晝夜不停地運轉,吸取著上游流水帶來的能量并將之轉化成電能,然后利用廠房旁邊的電網將電能傳送出去。 8月17日,當地政府的專項檢查組來到饒家河電站的發電廠房和控制中心,電站經理趙光輝接待了他們。“水利局環保局每個月都來查,這里有什么問題早就發現了。”趙光輝說。 趙光輝所管理的神農架鑫星水電公司隸屬于湖北興發集團,專司負責集團在神農架境內的水電開發業務,是被神農架政府作為招商對象引進的。 在神農架北部的玉泉河流域,由鑫星水電負責開發的兩河口電站和饒家河電站同時于2011年3月15日收到湖北省經信委的發電并網批復,其中饒家河電站于6月29日正式發電,而在饒家河發電廠房下游,其參股30%投資的龍潭嘴電站也在建設之中。 饒家河電站還只是玉泉河流域水電開發的一小部分。事實上,在玉泉河流域內,還有溫水電站(已廢棄)、玉泉河一級站、陽日電站等三座水電站;加上兩河口、饒家河、龍潭嘴三座電站,在玉泉河24公里的流域內,每隔6公里左右就會出現一座小型水電站,河道里的流水被引入電站的引水隧洞,正常的河流水系幾乎被完全肢解。 神龍架林區水利電力局副局長宦忠全告訴記者,按照現在的環保規定,電站在修建大壩時都要預留生態水的流水孔,以保證河道內水不斷流;同時由于神農架林區充沛的蓄水能力,山體間會有很多自然水流匯入河段的各處,因此基本不會出現河水斷流的情況。但他同時也表示,建壩對自然的水生態環境會產生不利影響。 這些影響在劉洪奎看來則極為嚴重。“很多電站都是有人檢查就放(生態)水,沒人檢查就完全不放!”他說。由于河道內水流嚴重不足,他已經有兩年多沒有下網捕魚了。 “沒建壩以前,河里的魚有一尺來長,我們捕魚一年有4萬-5萬的收入,現在全沒了。” 劉洪奎所在的宋洛村處在玉泉河流域的中下游,但與其有相同遭遇的村民,沿著玉泉河流域處處皆是。在上游靠近玉泉河一級電站的盤龍村,一位村民望著河道里的流水回憶當年捕魚的情景,“那時候河水有一兩米高啊!” 建壩前的博弈 “我們當時想讓政府承諾玉泉河一半的水用于發電,一半的水還是要在河里自然流淌,希望政府‘立碑為誓’。” 2011年8月20日午間,當記者來到位于宋洛鄉境內的龍潭嘴水電站項目部三號隧洞的施工點時,機器的轟鳴聲依然響徹山間。隧洞巖壁上沁出的水流混合著灰白的山石粉末從洞口流出,已足以形成一條山間小溪匯入玉泉河。一輛農用貨車載著七八個工人,沿著石子鋪就的山路轟轟隆隆地開赴隧洞,準備開始他們午休后的工作。 一位工人告訴記者,他已經在這里呆了兩個多月,施工工程正是龍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