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海洋能 小水電 天然氣水合物 |
潮汐發電成本僅為火電八分之一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 發布日期:2011-12-16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12月14日一大早,中國海洋大學的于華明博士和5名海洋科研調查人員,從山東省乳山市乳山口碼頭坐船入海,趕往琵琶島與趙家山之間的海域。經過20多分鐘的顛簸,科研團隊終于在小青島海區設立潮汐潮流觀測站。乳山口萬千瓦級潮汐電站將在這里建立。 “這個海灣呈V字形,封閉條件好。海水退潮之后,乳山灣露出大面積灘涂地,海面面積和潮差、地貌、自然環境,都適宜建潮汐電站”,乳山市藍色經濟區管理辦公室主任于榮愷介紹。 于榮愷說,潮汐發電與普通水力發電原理類似,就是在海灣或有潮汐的河口建一座攔水堤壩,放置水輪發電機組,用潮汐漲落的落差發電。 “在中國沿海的版圖上,黃海邊的乳山市,是中國開發潮汐能源的發祥地!早在幾十年前,乳山就興建了亞洲第一座潮汐電站——金港潮汐電站。”于榮愷轉過身指向很遠的地方驕傲地說,“往東10公里,還有北方唯一的白沙口潮汐發電站,1987年全部建成投產后規模居全國第二。” 正因在潮汐發電上有著豐富的經驗,2010年11月24日,由國家海洋局、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可再生能源管理中心三方共同開展的“乳山口4萬千瓦級潮汐電站項目”,成為了全國唯一一個入選“首批國家級海洋可再生能源項目”。 乳山市委書記高書良這樣解讀:“潮汐發電成本低,不占用農田,不用移民,絕對是‘綠色電能’,每度電的成本只有火電的八分之一。乳山的能源開發,環保是第一位,海洋可再生能源是最優先的選擇,海洋資源開發正當時,未來或許將成為最大能源供應。所以我們向大海要能源。” 記者了解到,為保護大海這片可推動科學持續發展的“藍色基地”,乳山市無論是能源項目,還是其他工業項目的引進,都自設了綠色“門檻”,先后拒絕了總投資30多億元的高能耗、高污染的項目,并在沿海一線設置了“非工業區”,發展風電、光電和潮汐發電等新能源,讓“藍色能源”唱響了“藍色經濟”的主旋律。( 本報記者 趙秋麗 本報通訊員 劉國賢)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