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量的迅猛增長,消納難題凸顯,一邊是嚴重超出消納能力的風電“擠著”上網,一邊是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壓力重重。作為在風電等新能源消納過程中的關鍵環節,迫切需求全面提升電網系統的靈活性,提高電力系統的調峰能力。
數據顯示,2016年,國家電網經營區63%的棄風電量發生在供暖期,低谷棄風電量又占總棄風量的80%。這主要是由于“三北”地區大風期與供暖期重疊,而“三北”地區電源結構單一,抽水蓄能等靈活調節電源比重低,供熱機組不能深度調峰,保供熱和新能源消納矛盾突出。如東北地區就出現了供熱期火電最小技術出力超過最小用電負荷的情況,完全沒有消納風電的空間。
如何提升電力系統的平衡調節能力、騰出空間消納風電?作為目前最具經濟性的大規模儲能設施,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無疑是首選。抽蓄電站就像清潔能源的“蓄水池”,在增強系統運行靈活性、保障電網安全的同時,可以為提高電網消納能力提供重要支撐。
位于張家口的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集中了世界范圍內不同形式的儲電項目是世界首個集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儲能系統、智能輸電于一體,綜合開發利用新能源的創新工程。為解決新能源大規模集中開發難以控制、難以調度的世界性難題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