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政府印發《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未來5年,浙江省將多途徑探索開發海洋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實現能源清潔化水平、利用效率和科技裝備產業國內領先。
根據《規劃》,“十三五”時期,浙江省將重點打造五大基地,一是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基地,在沿海和海島地區重點發展海上風電、潮汐能等。二是沿海核電基地,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學布局核電站,形成浙北、浙東南、浙南3個核電基地。三是“互聯網+”智慧能源實驗基地,依托海島微電網示范項目和分布式能源示范項目,實現能源智慧互聯、系統優化、效能提升。四是能源綜合儲運基地,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石油、天然氣、煤炭儲運基地,同時建設國際進口煤炭集散中心,為東部沿海和長江流域提供進口煤炭配送服務。五是能源科技裝備產業基地。依托該省能源科技裝備產業基礎,建設國家級大型風力發電裝備產業化研發制造基地等,實現儲能裝備、海工裝備、LNG運輸裝備、海洋能利用等制造的產業化,提高該省高技術裝備、重大能源裝備的研發、系統成套和制造能力。
《規劃》提出,浙江省將構建現代能源供應體系,大力發展海上風電,推動建成一批示范性海上風電項目,加快實施已納入全國海上風電開發方案的項目,到2020年,風電規模爭取達到300萬千瓦以上。加大海水抽水蓄能關鍵技術研發力度,開拓海島多能互補的能源利用模式,多途徑探索開發海洋能、潮汐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支持海島獨立電力系統示范應用,加大潮流能、波浪能示范工程建設。
《規劃》明確,浙江將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力爭在海洋能利用等領域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積極推進大容量海上風電、潮汐發電、潮流能和波浪能發電等能源研發技術試驗、示范、應用。同時,提升大功率風機整機制造能力;推動生物質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加快發展LNG運輸車輛、船舶等環保型運輸裝備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