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海洋能 小水電 天然氣水合物 |
IEA-OES發布《2021海洋溫差能白皮書》文章來源:newenergy.in-en.com | 發布日期:2022-01-06 | 作者: | 點擊次數:
2021年10月,IEA-OES 發布的《2021海洋溫差能(OTEC)白皮書》指出,海洋溫差能儲量巨大并且具有相對穩定、能量密度較高、清潔無污染、可綜合利用等特性。全球溫差能資源可利用規模最大可達 80億千瓦,有潛力為能源轉型及全球碳減排做出重大貢獻。 OTEC技術除了用于發電外,還可用于海水淡化、制氫、空調制冷、深水養殖等方面,在熱帶海域和偏遠島嶼國家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同時,OTEC裝置對于環境及生態影響極小,可忽略不計。 OTEC裝置建造工藝相對簡單,運行壓力較低。目前,美國夏威夷和日本久米島的OTEC小比例裝置運行狀態穩定。 與風能或太陽能相比OTEC裝置的占地面積較小。同時,鑒于油氣平臺的經驗,可以建造經久耐用的漂浮式OTEC裝置。漂浮式OTEC平臺可拖至岸邊進行維修,從而延長使用壽命并降低海上作業風險以及運營成本。 目前,2.5兆瓦以上規模OTEC綜合利用系統(集清潔綠色能源、淡水、水產養殖、空調制冷等為一體)對于小島嶼發展中國家(SIDS)來說極具發展前景。同時,2.5兆瓦以上規模裝置示范需要政府支持,以獲得至少一到兩年的運行數據。政府可通過上網電價或其他財政激勵措施,例如低利率貸款、免費使用沿海土地、使用政府海洋調查資源以及海軍設施等,以促進OTEC技術產業化發展。 10兆瓦漂浮式OTEC 裝置技術上可行,但尚未商業化。未來,建造百兆瓦級 OTEC發電場主要依賴于大直徑冷水管技術發展。如果投資回報率高,大規模漂浮式OTEC平臺長期投資潛力巨大。平臺在海上合成氫、氨或甲醇,再通過專用船舶進行運輸。現有造船廠和油氣制造企業可以重新調整其基礎設施用途,用于漂浮式OTEC平臺,創造經濟價值。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