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W020150106581048840765.gif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當前位置:首頁 - 會展信息

2006寧波國際石油化工加工及技術展覽會

文章來源:中國新能源 | 發布日期:2006-09-07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2006寧波國際石油石化裝備展覽會

2006寧波國際流體機械設備展覽會

同期舉辦:2006寧波“無損檢測設備和技術”研討會

邀 請 函

主辦單位: 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協會

協辦單位:寧波市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中石協ASME規范產品協作網

     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網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重大裝備信息中心

展覽時間:2006年12月7日至9日

展覽地點:寧波市國際會議展覽中心

     (寧波市會展路181號)

【國內發展現狀】

20世紀后半葉,中國石化工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發展速度明顯加快。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共計17856家,累計實現現價工業總產值24666.1億元,比上年增長32.3%;實現產品銷售收入24249.6億元,比上年增長32.5%;實現利潤總額2793.0億元,比上年增長58.7%;實現年稅金總額1430.0億元,比上年增長24.4%。截至2004年底,中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達到3.15億噸/年(居世界第二位);乙烯生產能力達到608.5萬噸/年(居世界第三位);合成樹脂生產能力達到1950萬噸/年(居世界第二位);合成纖維生產能力達到1310萬噸/年(居世界第一位);合成橡膠生產能力達到139萬噸/年(居世界第四)。

目前,我國已經有20余種主要石油化工產品的產量居世界前列,其中化肥、合成氨、純堿、硫酸、染料、合成纖維、膠鞋等產量居第一位;農藥、燒堿、輪胎等產量分別居世界第二位;原油加工、乙烯、涂料等居世界第三位;原油、合纖單體、合成橡膠、合成樹脂等產品的生產能力和產量都居世界前列。

【主辦地介紹及產業發展優勢】

☆主辦地介紹

寧波是中國歷史文化名稱,擁有7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的起點和陶瓷出發港,唐宋時期全國三大貿易港;是“財源茂盛達三江,生意興隆通四海”一語的產生地。寧波作為長江三角洲南翼經濟中心,是我國傳統商貿城市,與上海隔杭州灣相望,同上海、杭州一起構成中國經濟發展的金三角。寧波擁有世界級深水良港,預期到2010年將發展成世界三大港之一。建設中的跨海大橋為世界之最,到2008年完工后,寧波將直接融入上海2小時交通圈。寧波是中國高度市場化地區之一,外向型經濟和民營經濟是區域經濟的兩大特色。2005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461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800美元,進出口總額334.7億美元,人均消費能力居大陸城市第四位,經濟實力排名全國同類城市前5位,是中國十大會展名城。

寧波已成為國內重要的先進制造基地和國際產業轉移的重點承接區域。以發達的石化、造紙、鋼鐵等六大產業群組成的臨港型工業;以紡織服裝、機械基礎件、家用電器等傳統比較優勢行業;以新材料、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推動了寧波工業化城市的興起,先后榮獲“中國模具之都”、“中國文具之都”、“中國品牌之都”等美譽。在商務部公布的190個出口品牌中20個來自寧波。

我市石化工業經過近50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寧波臨港工業中產值比重最大的產業,已形成以石油加工、高分子合成材料、基本化工原料等行業為主的石化工業體系,并已基本形成以寧波石化工業區、北侖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榭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主區域的石化基地。截至2004年底,寧波市擁有規模以上石化企業179家,其資產達279億元,完成當年工業總產值577億元。目前,寧波市的石化產品在國內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有:高標汽油、低硫柴油、航空煤油、石油焦、芳烴、聚丙烯、ABS、EPS、硫酸、燒堿、液氯、鹽酸、合成氨、尿素、染料、涂料等。

☆產業發展優勢

◇港口優勢:石化產業的的發展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很強,我市港口資源豐富,利用進口資源,建設石化產業的優勢明顯。寧波港是國家重點開發建設的四大國際深水中轉港之一,建有國內最大的原油泊位和液體化工專用碼頭。經國家發展與計劃委員會批準,中石化集團投資建設以寧波為樞紐的進口原油輸油管網,在寧波和舟山分別建設2個30萬噸級的原油碼頭,形成連接浙江鎮海、上海金山和江蘇揚子石化的輸油管網。國家和中石化集團均在寧波建立原油儲備基地。大榭島島西石化工業區及其沿島的深水區,具有建設碼頭良好的自然條件。寧波目前擁有的港口條件和大榭島良好的港口開發前景為將來寧波石化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市場優勢:從市場條件看,寧波處于經濟發達的華東地區,特別是江浙和上海市是石化產品市場需求旺盛地區,根據預測2005-2010年間,聚烯烴需求量占全國的1/4,聚酯原料乙二醇的需求量占全國80%以上,其它如苯乙烯、環氧丙烷、聚醚多元醇等石化產品的需求量也都在50%以上,石化產品是目前全國和華東地區市場緊缺產品,競爭力相對較強。石化工業在寧波發展的市場空間極大。

◇產業基礎優勢:從石化工業本身的產業基礎看,隨著改革開放日深入發展,我市的石化工業已擁有如鎮海煉化公司千萬等級的大煉油廠,煙臺萬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MDI,樂金甬興世界級規模ABS裝置以及臺塑超大型的石化產業園等企業。形成了一批利用進口石油和大宗有機原料資源建設和發展石化工業的骨干企業,其中鎮海煉化公司煉油所需原油90%來自國際市場;寧波樂金甬興化工有限公司和臺塑關系企業ABS生產所需的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聚酯生產所需的PTA、乙二醇等均來自國際、國內市場。可以說,寧波石化的產業基礎已具有一定的優勢。

◇產業投資資本優勢:從投資資本來看,寧波的民營企業經過改革開發以來的資本積累,已具有充足的投資資本,如寧波逸盛化工的民營企業家,從紡織業起步,現已轉而投資30億,新建年產2×30萬噸的PTA裝置。此外,又有許多民營企業家正瞄準寧波的石化業,醞釀投資方案,如寧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計劃在寧波化工園區投資30多億,建設70萬噸/年PX等項目。

◇國內同行中的地位:從產值角度講,2004年浙江省石油和化工行業銷售收入為1574億元,在全國排名為第6位,寧波市石化行業銷售收入為565億元,占浙江石化省產品銷售收入的35.9%,因而可以說,寧波市的石化產業在國內同行中還是具有一定地位的。

【日程安排】

布展時間:2006年12月5日至6日 展覽時間:2006年12月7日至9日

撤展時間:2006年12月9日14:00至17:00

【展品范圍】

☆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技術與設備

●石油、天然氣勘探技術及設備;●陸地、海洋、沙漠石油天然氣鉆井設備(包括成套鉆機、井控設備、固控設備);●采油采氣井口裝置、機械采油、油氣水分離、油田增產技術與設備;●固井、壓裂、修井特種工程車輛、技術與設備;

●鉆頭、鉆井及采油工具;鉆井鉆具、油管、抽油桿及油氣輸送管;●沙漠防沙、防高溫技術與設備、沙漠移動運輸車;●海洋平臺工程技術與專用設備;● 石油天然氣集輸工程技術與設備;●檢測與維修技術與設備;● 油氣、化工品儲運設備;●天然氣液化、儲運及利用技術裝備;● 油田化學劑,防腐材料、涂料技術與設備。

☆石油化工、化工工程技術與設備

●石油煉制、延遲裂化、石油加氫、乙烯裂解、聚烯烴、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化肥、無機化工、精細化工工程技術與設備;●化工塔器、容器、換熱器、加熱爐、反應器技術與設備;●化工用氣體壓縮機、泵、閥門、分離機械、干燥設備、粉碎機械、包裝機械技術與設備,流體動力、液壓及氣動元件;●石油化工設備配套用各種電工電氣設備、電線電纜產品設備、 自動化控制技術設備、儀器儀表 、 DCS、PLC控制系統和現場總線、發電機組等動力機械設備、工業防爆產品;●加油(氣)站及配套設施;●石油和化工分析、測試儀器、計量及處理系統;●科研及實驗室技術設備、設備監測檢測、維護與管理設備與技術;●石化產品和先進材料;●環保技術及設備;●無損檢測設備及技術;●消防報警設備、工業安全及勞保用品;●工業清洗及防腐技術材料與設備;●通訊、電子商務及信息系統管理(ERP)技術。

【專業觀眾】

☆石油、石化、電力、油氣加工、煉油廠、冶金、鋼鐵、造紙、紡織、印染、食品;

☆環保、水處理、化工工業、建筑業、制造業、政府部門相關協會、學會、相關大型設計院 市政工程、貿易、分銷及代理商;

【參展費用】

標準展位:

9m2(3mx3m)/個 

 國內企業:

 A區:7800元 /個

 

B區:6800元/個

 

 合資企業:

9800.00元/個 

 國外企業:

1800美金/個 

(以上費用包括: 9m2展出場地、2.5m高壁板、一條中英文楣板、洽談桌一張、二把椅子、220V電源插座一個、射燈二支)。

光地展區:

【會刊廣告】

【參展細則】

☆欲報名參展的企業請向組織單位索取參展申請表,填寫完整郵寄或傳真至組織單位;

☆展商應在申請展位后5日內將參展費用[50%(預付款)或全款]電匯或交至組織單位;余款應在2006年11月10日前付清;

☆2006年10月30日后報名的參展單位,參展費須一次付清;

☆為了達到整體參展的效果,組織單位將保留調整個別展位的權力。

【聯系組委會】

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協會

聯系地址:寧波市鄞州區新都美地8幢16號 聯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南街26號院

聯系電話:+86-0574-88215710 83030960 聯系電話:+86-010-68587113 68514969

圖文傳真:+86-0574-83030961     圖文傳真:+86-010-68532101

電子郵件:tongyich@163.com      電子郵件:xxb_cpeia@126.com

聯 系 人:王 維           聯 系 人: 李 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中國新能源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新能源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能 源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新能源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綜合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