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會展信息 |
2015第七屆中國國際低碳產業博覽會文章來源:cexiwei@cexiwei.org | 發布日期:2015-02-26 | 作者: | 點擊次數:
The 7th China International Low carbon Industry Expo,2015 (CILE 2015) 時間: 2015年4月02--04日 地點: 中國北京展覽館 Date: 14th-18th March 2015 Add: Beijing Exhibition Center,China 國際性 權威性 專業性 International Authority Professional ★ 一年一度唯一權威有效的宣傳平臺 我們的背后是:500余家專業媒體;40000余位專業采購觀眾、經銷商、代理商、投資商、政府官員、專家;更有365天不間斷從我們這里收集客戶資源… ★ 與我們聯手,一起行動起來吧 給您的企業加入活動、注入新力,讓業務騰飛、讓員工賺錢、讓企業立于行業巔峰! ★ 特別告知此次參會企業均可得到以下兩項額外服務 1、“碳博會-365計劃”服務;讓您參展一次,365天天都可接待新客戶; 2、碳博會資金俱樂部服務;100%保證資金提供,為中小企業提供殷實可靠的資金資助。 ★ 全新辦展/參展概念,一切為了企業 咨詢電話:4000-680-860(轉8144或5220); 139-1031-8144; 010―8211-3755、8699-7155; 在線客服:QQ/ 12809395; 微信/ yondexpo; 郵箱/ yondexpo@163.com; 微博/ http://weibo.com/yondexpo 一、大會簡介: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前提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模式開始在世界各國大力推進。以歐美為首的發達國家著力發展“低碳技術”,并對產業、能源、技術、貿易等政策進行重大調整,以搶占先機和產業制高點。 我國現在的能源結構還是以煤為主,經濟增長還是高二氧化碳的高排量的粗放型增長模式,中國經濟模式急需轉型,這也為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提供了重要機遇和調整。 近年來,低碳經濟越來越受到政府重視,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我國低碳領域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在新能源開發、能效提高和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已經成為國內重點投資領域。這些重點領域集中在新能源產業、太陽能開發、風電、核電項目方面。氣候的惡劣變化和全球石油緊缺為中國的發展提供了轉型契機。我國將通過轉變調整當前的產業結構和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在發展和低碳環保中找到最佳的平衡點,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低碳發展道路。 中國國際低碳產業博覽會(CILE)是由中國低碳產業協會發起,國內外數十家知名行業協會及政府單位共同主辦,知名低碳、節能、環保企事業單位協辦,央視等多個一流媒體支持,映德國際會展有限公司舉辦,集企業品牌宣傳、產品推廣、技術交流、招商代理、投融資合作為一體的行業一流活動平臺。 中國國際低碳產業博覽會(CILE)已成功舉辦六屆,集合近千家企業,近5000種新技術新產品,舉辦行業內高峰論壇、技術研討會、推介會5次,博覽會共吸引來自海內外超過10萬人次的觀眾,成功進行項目對接及合作近一千項,涉及到的銷售總額過億。 【基本信息】 展會名稱:2015第七屆中國國際低碳產業博覽會 展會時間:2015年4月02日—04日 展會地點:北京展覽館 (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5號) 展會屆數:第七屆/一年一屆 展商規模:500家展商,15000平方米 觀眾規模:40000人次 來源分布:亞洲及歐洲部分地區 主辦單位:中國低碳產業協會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 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 擬邀協辦單位: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中國節能協會 中國可再生學會 中國綜合資源利用協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保護署 韓國環境產業協會 美國駐華商務處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 國際節能環保協會 合作單位: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 國家發改委節能中心 中國節能協會 各省、市能源局、節能減排辦公室、節能監察總隊、節能監測監察中心 中國專利技術開發總公司 中國資源回收利用協會 承辦單位:映德國際會展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環保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與改革委員會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建部 贊助單位:大會特誠征獨家贊助合作單位一家,特別贊助單位三家(具體方案備索) 協辦媒體:中國節能減排網 中國建筑節能網 支持媒體:環保時報 首都建設報 人民日報 新華財經 北京商報 新華通訊社 科技中國 現場采訪:CCTV2 CCTV13 廣東電視臺 南方電視臺 山東電視臺等; 雜志媒體26家。 二、同期活動: ★ 2015中國空氣凈化十佳企業獎及十佳產品獎 ★ 2015中國節能鍋爐十大知名品牌 ★ 2015中國工業三廢預防&治理高峰論壇 ★ 2015中國節能鍋爐推介及項目對接大會 ★ 2015中國資源回收利用技術交流大會 ★ 2015中國節能減排十佳企業獎及產品獎 三、活動亮點: 國際性:本屆展會充分體現國際性,預計將有來自全球各地的100家國際展商現場展示交流。重點確定以下國家和地區: 科技型:本屆展會將提高行業的科技含量,所有參展產品須為行業領先產品,展會同期將舉辦多個分行業技術研討會。 有效性:參展展商將在以下方面重點收獲: 品牌提升:穩固老品牌,樹立新品牌,提升品牌力。 銷售推廣:鞏固老客戶,抓住準客戶,挖掘潛在客戶。 技術交流:國內外最新技術集中亮相。 合作學習:把握政策動向、了解行業信息、學習最新技術、建立國際合作。 四、宣傳渠道: ◆ 以中國節能環保網、中國節能建筑網、資源回收利用網為首的共計413家網絡媒體,合計近3408次圖文推廣; ◆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直屬雜志“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新技術”為首的共計21家知名雜志,合計近100次的彩頁推廣; ◆ 郵政精準直投EDM,合計近10000家工廠、建筑公司、電廠、水泥廠、鋼廠、食品廠、化工廠、設計院、物業、酒店、飯店、供暖公司、經銷商代理商等相關企業負責人; ◆ 106平臺的高成功率短信群發,共計條數:52萬; ◆ 央視二套、十三套、山東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廣東電視臺現場采訪報道; ◆ 地鐵廣告、公交廣告、機場廣告等強力宣傳…… 五、展品范圍: ◆ 節能減排展區: 1.工業節電技術、設備及產品 2.工業節水(優化水) 3.工業節氣/工業節煤/節油 等相關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 4.工業三廢展區:廢氣、廢水、廢渣 5.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儀器設備 6.民用節能減排:節電、節水、節氣、節油、空氣凈化、垃圾處理等 ◆ 建筑節能及智能家居展區: 1.低碳建筑成功典范展示 2.建筑外保溫系統及配套材料 3.節能門窗、屋頂、幕墻與遮陽系統 4.綠色智能照明及節電設備 5.建筑節能解決方案及節能改造工程對接 6.室內空氣凈化及通風設備 7.建筑垃圾處理、生活垃圾處理 8.智能家居產品:背景音樂系統、酒店智能化產品、酒店客房控制系統、樓宇自控系統、家庭水處理系統、家庭新風除塵系統、智能家電產品、家庭智能安防系統、智能遮陽產品、停車場管理系統、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樓宇對講產品、指紋識別產品、機箱機柜產品、建筑設備監控系統等 ◆ 供暖節能及鍋爐展區: 1.節能鍋爐及相關產品與技術 2.熱泵產品與技術 3.節能供暖設備及產品: 4.各種大、中、小供熱空調及通風設備 5.新型節能工業熱能應用產品與技術等 ◆ 資源回收利用展區: 1.城市與工業廢棄物回收利用 2.水污染治理和污水資源化 3.中水回用消毒處理技術 4.廢舊物處理技術與再生技術與設備等 六、參與方式: ◆ 免費參觀 ◆ 有償參展 ◆ 贊助合作 ◆ 協辦合辦 ◆ 展中會 七、參展程序: 1、大會即日起開始接受廠商報名,組委會(映德會展―YOND EXPO)嚴格按“款到先后順序優先安排展位”,先期報名參展企業除“在統一參展費用的基礎上獲得較靠前展臺位置”的同時,并可享受更多“展前宣傳”和“買家推介”等增值服務。 2、參展單位請詳細填寫《參展申請表》(備索)并加蓋公章,傳真或復印后寄送至大會組織辦公室,并于兩個工作日內向大會指定賬戶匯出參展費用。 3、參展單位請于報名時將300字內企業簡介同時提供至大會組織辦公室,以便進行及時展前宣傳和刊登《會刊》等。 4、展品運輸、倉儲、吊裝,展商報道、接待、食宿等后勤服務,詳見會前《參展商手冊》,約在大會開幕前一個半月發送。 5、需用動力電、氣或用水、特裝展臺裝修等事宜,請于大會開幕前一月將有關資料提供給大會組委會,以便會務組協助參展企業做好相應安排。 6、大會組委會拒絕與參展范圍不符的廠商參展。 報名截止日期:2014年12月30日。 八、籌展聯絡: 【CILE中國國際低碳產業博覽會組委會 / 映德國際會展有限公司】 辦公地址: 中國北京市海淀區三里河路9號國家住建部南配樓5層; 郵政編碼:100835. 參展熱線: 139-1031-8144、 131-2662-5206; 010— 8699- 7155、 8211- 3755. 全國統一客服熱線: 4000-580-850.(分機:8144或5220) 全國統一報名專線: 4000-680-860.(兼傳真) 參展顧問: 王先生、 趙先生、 毛小姐、 梁小姐 在線客服: QQ/ 12809395; 微信/ yondexpo; 郵箱/ yondexpo@163.com; 微博/ http://weibo.com/yondexpo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