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生物質能 - 技術 |
能源也能種出來 德國農民種莊稼產能源文章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 發布日期:2006-07-06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莊稼除了生產糧食還能生產什么?還能生產日漸緊缺的能源。近年來,德國聯邦可再生能源聯合會大力在農村推廣沼氣能源。他們號召農民不要光把莊稼用于生產糧食,還可以用于生產能源。由于有不菲的政府補貼,不少德國農民都樂意把莊稼用于生產沼氣。據聯邦可再生能源聯合會的專家估計,沼氣在不遠的未來將成為一種經濟型能源,不僅能滿足農村的能源需求,還可將多余的能源輸送到城市。 早在1948年,在德國的奧登小鎮出現第一個沼氣設備。在30℃到70℃氣溫條件下,沼氣從糞水、有機的垃圾、污水或食物殘渣中產生甲烷氣體。有機物分解時沼氣產生甲烷氣體是可以燃燒的。到20世紀70年代、80年代,由于世界范圍內出現的能源危機,使德國不得不努力尋找其他可替代的能源。由此,對生物質能源或再生能源利用的研究十分重視,其中沼氣利用的研究和實踐也取得進展。1999年春季,德國農村中農戶共擁有600個沼氣設備,目前已發展到800個。 在德國漢諾威市附近有一個名叫倫特的小村莊。該村的農莊管理員施勞伊彭正在村外用掘土機挖掘淤泥,他要在這里建一個大型沼氣設備,投資高達150萬歐元。施勞伊彭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因為德國的可再生能源法保證了這套沼氣設備至少20年不會虧損。這套設備用于生產電力和熱力,生產的電力以固定價格輸入公用電網,熱力免費供給一個新居民區的30戶獨院住房取暖。之所以能免費提供暖氣,是因為政府為此項工程提供了贊助。 但是,要保證這套沼氣設備的運營,需要對農業作出巨大調整。以前生產沼氣主要是用牲畜糞便、有機垃圾等作為原料,為了提高沼氣能源的生產效率,源源不斷地大規模地生產沼氣,現在主要使用未成熟的農作物的秸稈。產生的沼氣可以轉變為電力,并入電網,剩余的熱力可以用于取暖。由于沼氣設備使用的原料是植物,所以產生的廢料可以秸稈回田成為農田肥料。 德國越來越多的農民認識到這一可再生能源的經濟效益。大片農田麥浪滾滾的景象將不復存在,因為黑麥等糧食作物在抽穗之前就要收割,作為原料送入沼氣池。因為發酵產生沼氣需要未成熟農作物的秸稈;一旦成熟了,農作物的秸稈中的大部分有機養分失去了,產生沼氣的效率就低了。施勞伊彭計劃每年9月播種,第二年4月底或5月初收割,然后種第二茬。這樣一年可以收兩季,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 沼氣就是甲烷,它可用有機物發酵分解來獲得。沼氣可分解出多種終極產品,甲烷和一氧化碳。在沼氣設備中產生氣體,經凈化可用于燃燒,這是第一種利用方式。據德國專家的計算,1立方米沼氣燃燒產生的熱量相當于0.6升燃油或0.6升天然氣。而另一種沼氣利用燃料箱來發電,這一技術利用氫氧的反應,特點是無污染,有很高的輸出功率。當沼氣只用于燒爐灶時,其經濟價值很低,而大多數生產沼氣的農民采用可供生產電力和熱能的所謂“集團熱電裝置”,即由一個汽油機驅動的發電機組生產電,由此產生的余熱用于供暖。通過這種方式,農戶不僅可滿足自己的用電和供暖,而且所產生的每千瓦的電都可輸入公共電網供使用。按法律規定,入網農戶可按規定價格獲得再生能源補貼。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