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生物質能 - 技術 |
沼氣正成為伊犁農村新能源文章來源:新疆新聞在線網 | 發布日期:2006-08-08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當身邊天然林不再被允許作為柴火用來煮飯燒水的時候;當煤價越來越高,農民難以承受的時候;當煤氣罐因為更換不方便,讓農民難以接受的時候,農村的“能源替代”該如何實現?沼氣、秸稈、小水電、太陽能、風能,這些各具優勢的“可再生能源”,到底該怎么推廣和搭配,才既節約又實用?既可幫農民致富,又可改善農村環境?正在伊犁和全疆大力推廣的沼氣建設讓許多農民嘗到了甜頭。
為適應生態農業建設的要求,走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之路,2000年,農業部提出了生態家園富民計劃。從2001年開始,新疆先后在南北疆十幾個縣(市)進行沼氣建設示范推廣工作。2003年,伊犁州引進農業部推行的旋流布料沼氣池,在全州范圍內實施這一富民工程。截至目前,先后有伊寧、鞏留、特克斯、霍城、尼勒克等五個縣實施了8個農村沼氣國債項目,已經完成項目總投資2995.044萬元,建沼氣池7316座。截至2005年,全疆沼氣項目已經使20萬農牧民用上了清潔的能源,戶均年增收節支360元以上,高的超過了1000元。 農村沼氣建設國債項目是國家為改善農村能源供求結構、美化居住環境、增加農民收入而實施的一項農村能源開發項目,是以沼氣為紐帶的物質循環利用能源生態工程項目。按照伊犁州的規劃,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施“生態伊犁”發展戰略的一項主要內容,從今年起,州直計劃通過5年的努力,力爭新建沼氣池5萬個;到2010年,州直農村使用沼氣達6萬戶以上,農村沼氣覆蓋率達到25%以上,有10%以上的自然村達到“生態示范村”。 8月初,記者隨自治區農村沼氣現場觀摩會活動小組了解沼氣工程在伊犁的實施情況,真正感受到沼氣工程的綜合效益。 農村新能源替代刻不容緩 據了解,伊犁人工制取沼氣始于上世紀80年代,先后成功地推廣了農村戶用水壓式沼氣池、大中型沼氣工程和畜禽場廢物處理沼氣池。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特別是近年來,重點在農村推廣普及以沼氣技術為核心內容的能源生態庭院致富模式,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伊犁農民庭院基本配備牲畜圈、果園、菜地與廁所,在農戶庭院建設沼氣池,既可為農戶提供生活用能源,節約開支,又可提供大量高效、滅菌的有機肥,沼液、沼渣直接入園,還能促進家庭園藝與養殖的發展。 據專家測算,一個10立方米的沼氣池,通過節煤、節電、節肥、節藥、節時等,年均可節能增效1500元以上,州直僅此就可增收1000萬元。而通過沼氣項目的實施,還會增加設施農業、庭院經濟和農區養殖業等特色產業的發展,改變農村生活和消費方式,改變農村庭院村落普遍存在的臟、亂、臭現象,減少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 先行者算細賬 伊寧縣愉群翁鄉愉群翁村有個遠近文明的“農家樂一條街”,這里的農民在推廣沼氣工程后,婦女從煙熏火燎的廚房中解放出來,還用上了和城里人一樣的衛生間及淋浴設施。同時,沼液、沼渣用來生產農家無公害綠色蔬菜,可為家庭增收40%。當地的村民把他們的新生活編成了順口溜:廁所改成衛生間,茅坑換成坐便器,做飯照明用沼氣,方便衛生又經濟。 一位戶主給記者算賬:建設一個10立方米的沼氣池,需投入4800元,國家和有關部門補助2100元,自己再掏2000多元,初投料4立方米,以后每月循環投料一次,每年可循環儲肥10次。沼氣生產周期為10個月,可產沼氣350至450立方米,可節約煤炭3噸多,按現價每噸200元計算,年節約燃料費740元;用沼氣照明,年節約電125度,節約電費96元;將沼肥、沼渣用于農業生產,可以減少硫酸銨62公斤、過磷酸銨50公斤、其他肥料10公斤,又可節約農業種植成本300元。 良繁場是鞏留縣最大的蔬菜種植基地,年生產蔬菜近50萬公斤。隨著蔬菜種植業的不斷發展,爛瓜果、菜葉隨處堆放,環境污染嚴重。今年初,鞏留縣投入資金2萬余元,先后在良繁場、東買里鄉大營盤村等地建起了13個大棚沼氣池示范點,創建了人廁—豬舍—沼氣池—綠色蔬菜“四位一體”的生態家園工程。糞便成了寶,沼氣可做飯、照明,沼液能生產無公害蔬菜,沼渣可喂豬。良繁場菜農張大輝說,自從他在大棚里建起沼氣池,蔬菜也不用打藥了,和往年相比,每茬蔬菜還增產30%左右,節約做飯、照明費用400余元。 同樣靠沼氣種菜的還有特克斯縣呼吉爾圖鄉的孫茂民,他的4個溫室全采用了沼氣。他利用人畜糞便及作物秸稈等發酵產生大量沼氣,通過點燃沼氣產出大量二氧化碳、熱量和微生物孢子,再用管道將二氧化碳、熱量和微生物孢子散發在大棚內,可以提高大棚溫度5度,促進蔬菜作物生長。提起沼氣,這位不善言談的中年漢子有道不盡的喜悅。他花2000元在一個溫室大棚里安裝了沼氣,一茬黃瓜可創收2萬元,比其他溫室多收入2500元。 伊犁州農村能源辦公室主任王志強說,只要所在地年平均氣溫在6.8℃,無霜期110天以上,家里有暖圈或蔬菜大棚,有充足的沼氣發酵原料,每個沼氣戶有大畜2至3頭(馬、牛)或豬4至5頭、小畜12只以上(羊),具備一定的經濟條件,暖圈、溫室大棚、廚房等基礎設施完好,就可以申請進行沼氣項目。 針對一些農民朋友關心的冬季能否使用沼氣的問題,王志強說,把沼氣池建在太陽能暖圈或日光溫室內便可解決此問題。通過幾年的實踐發現,建在太陽能暖圈和日光溫室內的沼氣池一般池溫都在12℃以上,基本能保證沼氣池原料的正常發酵。他認為,對用戶來說,沼氣池的經濟效益主要通過“三沼”綜合利用來實現。點燈、做飯只占總體獲利的一小部分,重要的是,要把沼液、沼渣利用起來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來增加收入。 隨著沼氣綜合利用技術不斷向深度和廣度發展,沼氣池作為農戶不可缺少的生產、生活、衛生設施正在走進千家萬戶,必將成為促進伊犁河谷農戶增收,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的重要措施之一。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