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生物質能 - 技術 |
2010年全國農村沼氣適宜農戶普及率達到28.4%文章來源:新華網 | 發布日期:2006-12-04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23日表示,根據我國農村沼氣建設發展規劃,到2010年,全國農村戶用沼氣達到4000萬戶,適宜農戶普及率達到28.4%,到2020年力爭使適宜農戶普及率達到70%,基本普及農村沼氣。 危朝安在河南省洛陽市舉行的全國生態家園富民行動工作會議上說,開展生態家園富民行動,是發展循環農業的有效途徑,也是農業部門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切入點,對解決農民最關心、最實際的現實問題,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拓展農業功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節支等具有重要意義。 統計顯示,截至2005年底,全國已經建成沼氣1800萬戶。農村沼氣的迅速推廣,既解決農民生活用能,也鞏固了生態建設成果。建一個8立方米的戶用沼氣池,平均可解決一個4口之家80%的炊事用能。全國現有1800萬戶用沼氣,相當于替代1090萬噸標準煤的能源消耗和5940萬畝林地的年蓄積量。農村沼氣還將人畜糞便變廢為寶,改善了農村“臟亂差”的狀況,且已成為各地防控血吸蟲病、煤煙型地氟病、豬鏈球菌病等疾病、疫病的重要措施。經過沼氣池處理,血吸蟲卵死亡率100%。 與此同時,農村沼氣的應用是發展循環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沼液、沼渣是優質的有機肥料,一個沼氣池可滿足2至3畝果園或農田有機肥需求,減少20%左右的農藥和化肥施用量。沼氣農戶年可節約燃料費、電費、化肥和農藥等直接支出約300至600元,“豬沼果”和“四位一體”年可為農戶增收節支4000多元。 為在全國范圍內深入推進生態家園富民行動工作,農業部要求各地要摒棄“就沼氣抓沼氣,就能源論能源”的單一工作思路,從大產業、大生態、大農村的角度出發,把農村能源建設與農民生活、農業生產、生態環境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拓寬利用領域、拉長功能鏈條;要從過去以建設沼氣項目為主,向建、管、用并重轉變,抓質量、重效益、建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村沼氣、鄉村清潔工程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