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沼氣是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沼氣建設因為解決了農民最關心、最迫切、最實際的問題,如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拓展農業功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等,而被稱為是民心工程,成為農民最歡迎、最滿意的國家項目之一。
近年來,我國沼氣發展速度加快,關鍵是依靠科技,攻克了許多技術難關,如漏氣和出料等問題。還比如一些地方針對不養豬,或已建沼氣池缺原料的問題,農戶將秸稈粉碎后添加上發酵菌,堆漚處理后加入沼氣池,比原來單純由豬糞做原料產氣還多。這說明,小小沼氣池內含大科技,沼氣綜合效益的發揮,必須依靠技術創新。
當前,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快沼氣和農村經濟發展要求出發,必須在推進產業化經營和體系服務建設的同時,繼續加強科學研究。特別要突出研究沼氣池冬季高效運行、簡便快捷凈化和計量裝置、沼氣工程的優化設計等問題。同時,要開展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以及農村節能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還要開展保證質量,有效降低建池和使用成本研究;沼渣、沼液作用于農業生產的機理研究;沼肥使用與食品衛生安全有關的機理研究;不同發酵原料所產生沼渣、沼液的主要養分研究;不同區域不同季節的差異研究等。
沼氣科研需要多學科相關力量進行聯合攻關,還要十分重視基層的創新和經驗,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及時總結、完善農民在生活生產實踐中摸索出來的新方法,并及時推廣應用。事實上我們在各地推廣的適宜新技術,很多是農民的原創和發明。“豬—沼—果”、“四位一體”等生態家園富民模式中的很多技術就是農民創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