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多口沼氣池,一天提供的燃料相當于170多噸煤炭,每年可節約燃煤6萬多噸,相當于兩座小型煤礦的產量,直接為農民節支1800多萬元。這是湘鄉市能源生態局局長李志奇近日給記者算的一筆賬。同時,記者在該市東山辦事處東臺村看到,村民家沼氣燒得爐紅火旺,屋里屋外干干凈凈。更讓人大開眼界的是,村民用沼渣養魚、用沼液育果,魚肥果碩,成本也大大降低了。
近年來,湘鄉市把發展沼氣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造福農民群眾的大事來抓。他們廣辟籌資渠道,對建設沼氣池的農戶給予補貼,先后補貼農戶建池資金800多萬元,調動全市各級投入沼氣池建設資金2000多萬元。為把這一實事辦好,市里對沼氣池建設實行統一調度、統一收費標準、統一器材供應渠道、統一工作紀律,所有建池和維修用材均由市能源協會在國家沼氣設備定點供應企業招標采購,以確保材料質量。同時,規定施工技術人員必須與用戶簽訂建池合同,實行“三包”(包施工、包維護、包賠償),并向市能源局繳納質量保障金。為最大限度地發揮沼氣的作用,市里還建立了由市能源協會、鄉鎮能源服務站、村(片)服務點組成的三級服務網絡,配備了140多名資質合格的技術服務人員,對建池、維護等提供“一條龍”服務。
通過加強服務,農戶消除了使用沼氣的后顧之憂,極大地調動了他們應用沼氣的積極性。目前,全市沼氣池總量已達4.1萬多個,農村沼氣普及率達到17.8%,連續5年被評為全省農村能源建設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