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生物質能 - 技術 |
湖北麻城農村沼氣實現鄉鎮全覆蓋文章來源:人民網 | 發布日期:2007-12-18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輕輕旋動燃氣灶開關,一團藍色的火焰噴薄而起。12月17日,湖北省麻城市黃土崗鎮洪家河村74歲農民江練貴一邊用燃氣灶炒著菜,一邊激動地說:“現在的科技太先進了,用沼氣灶炒菜燒水無煙無味,既干凈衛生,又省時省力。實惠!”。到目前為止,麻城市農村建沼氣池農戶1.3萬戶,遍布該市19個鄉鎮的81個村,沼氣技術的應用在該市鄉鎮實現了全覆蓋。 近幾年來,麻城市積極申報沼氣國債項目、省農村沼氣項目,鼓勵和引導農民建沼氣池,把沼氣池的建設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惠民工程和改善民生的重點工程來抓。該市先后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扶持農村沼氣建設。為發動戶建設沼氣池,宣傳沼氣的使用常識,該市多次召開沼氣工程建設動員會和經驗交流會,為農戶發放《農村用沼氣技術手冊》15000冊,《給農民朋友的一封信》20000份。并向農戶發放宣傳光碟,組織農戶觀看,對沼氣池的建設、管理和使用進行詳細講解。培訓農村沼氣技術員143名,做到建設一戶,成功一戶,受益一戶。 麻城市農村新建沼氣池基本是“一池三改”模式,即農戶建設一個沼氣池,同時配套改廚、改圈、改廁,使牛欄、豬欄與廁所灶房相連,推廣沼氣池“千池鄉”、“百池村”。在建設過程中采取典型引路、逐步鋪開、現場指導、跟蹤服務等措施。為了確保農戶長期受益和工程質量的安全,該市建立了完善機制、規范操作、統一領導、統籌安排、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組織保障體系。市能源辦定期對沼氣池的建設進行檢查。 麻城市還積極推廣“豬——沼——菜”、“豬——沼——糧”、“豬——沼——果”、“豬——沼——魚”等生態農業模式,著力構建沼氣產業鏈條,走農村可持續發展之路。目前,該市生態農業戶8000多戶。推廣沼氣池后,糞便和秸稈入池發酵,農戶用上了清潔能源,沼氣耗盡的廢水、廢渣撈出,成為魚食、果木、莊稼和蔬菜的寶貴養料。沼氣的循環利用,降低了農民的生產成本,提高了農民的收入,農村的衛生條件大大改善。 目前,全市1.3萬沼氣池戶,每年可產沼氣542萬立方米,此項每年可節約能源標準煤2.3萬噸,保護山林植被8.66萬畝。同時,新能源的使用,為農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每年可向市場增加優質果菜4.23萬公斤,多出欄生豬2.9萬頭,增加農民收入1352萬元,節約開支736萬元。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2.31噸。 今年,麻城市還投資 30多萬元在13所農村中小學建設大型沼氣池,并配套改水、改廁、改廚,為學校節約了能源,改善了學生的生活環境。 沼氣新能源的使用,讓農民過上了和城里人一樣的現代新生活,使農民告別了煙熏火燎的傳統生活時代。在農村,形成了一幅幅“不見炊煙起,但聞飯菜香”的田園風光。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