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內蒙古又新增戶用沼氣池6萬余座,目前全區已有14萬戶農牧民用上了清潔能源——沼氣。
據了解,作為保護和鞏固生態建設成果的重要舉措,自治區推廣沼氣已有近30年的歷史。近幾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十分重視農村牧區沼氣建設,將其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切入點和重要抓手,并把這一工程列入為自治區為農牧民辦的實事之一。去年,自治區農村生態能源站依托國家農村戶用沼氣國債項目,以農牧戶為單元,因地制宜地將各項技術措施和工程措施進行優化組合、集成配套,創新性研究示范,項目總投資達31282萬元,形成了以沼氣技術為核心的6種生態能源建設新模式。
據介紹,一個8立方米的的沼氣池,能解決3至5口人的農牧戶近10個月的生活炊事和照明,節煤節電兩項合計達524.7元。每個沼氣池可產沼液18.5立方米,節約肥料折款可達376.2元。經測算,平均每座沼氣池1年可為農牧戶節支增收近1500元。去年全區14萬戶沼氣池年產沼氣5390萬立方米,相當于節約8.47萬噸標煤,同時這些用戶使用沼氣后,減少了二氧化碳廢氣排放19.2萬噸。戶用沼氣建設也有效帶動了養殖業和綠色農業的發展,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凈化了農村牧區環境。(文/王國英)來源:內蒙古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