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生物質能 - 技術 |
中糧研究農業垃圾提煉乙醇文章來源:金融界網站 | 發布日期:2008-02-15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金融界網站2月15日訊 據香港信報財經報報道,自去年上市的中國糧油控股,是中國一家農產品加工生產商和供應商,主要有五大加工業務,包括了油籽、小麥、啤酒、大米和生物燃料。不過,市場較關注的,是其生物燃料及生化業務。截至去年6月底止中期業績所見,集團營業額與純利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54%和95%,至116.02億元和6.15億元。各業務的銷售額均錄得增長,但生物燃料及生化業務經營溢利則倒退49%,至6017萬元。 生物燃料業務是以淀粉和糖為主要成分的農業原料發酵,然后通過添加汽油改變其性質,制成燃料乙醇。當燃料乙醇與汽油混合時,乙醇能夠使引擎更徹底燃燒燃料,以減少汽車的排放物,產生較少二氧化碳。簡單說,乙醇是一種能減少石油輸入、有戰略價值,并能減少污染的替代能源。中糧副總經理李偉君表示,美國、歐洲和巴西等地都有類似工業,中國四年前開始提煉乙醇,企業需要獲得國家批出的牌照,才能進行提煉。他說,目前國家批出五個牌照,集團擁有三個,加上母公司中糧集團持有一個,共持有四個牌照。這反映集團為內地的乙醇龍頭供應商。 內地對生物燃料需求仍然巨大 由于行業發展涉及民生及能源,食物價格和政府政策往往左右集團的業務方向。2005年年底內地農產品價格開始上漲,到2006年至07年間升幅更是驚人,無論玉米、小麥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漲價。去年上半年內地玉米價格上升不少,令燃料乙醇毛利率由一年前的17.7%下降至12.0%。去年政府對穀物與生油農作物提煉成生物燃料的活動,設下了新限制。 李偉君表示,并不擔心生物燃料在內地的發展。他解釋說,生物燃料不但有利避免過分依賴外國石油供應,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更可提高農民收入。去年8月底國家的“十一五”再生能源規劃打算2010年前把130萬噸的生物燃料產能提升至330萬噸,財政部和發改委又在11月底對母公司持有的A股公司安徽豐原補貼600元,補貼達40%。他認為,國家對生物燃料需求依然甚殷,政府要把產量提升一倍之多,需要提供足夠的補貼,才能鼓勵生產商保持供應。他補充說,從去年底的補貼例子可見,政府的補貼并非規定的,可加可減,目的是維持生產商的盈利;如果生產商收入增加,政府便會減低補貼。對于政府容許的盈利多少,他表示沒有做過相關計算。 為配合國策,中糧亦就生物燃料業務做出相應改動,放棄原定的遼寧生物燃料項目。李偉君表示,由于還沒有投入資本,對集團沒有影響。他進一步指出,政府容許已使用中利用糧食提煉乙醇的廠房繼續使用,新廠房則須改用其他非穀物提煉燃料。將在本月投產的廣西燃料乙醇廠房在2006年開始興建的時候,是以非糧作為原材料,預料年產量大概二十萬噸。李偉君說,該廠房把提煉燃料時排放的沼氣收集起來,作產煤的替代燃料,大約可代替整體能源成本10%。 維持2010年乙醇總產能目標 不過,集團仍維持2010年乙醇總產能108萬噸的目標,生產基地包括廣西、黑龍江肇東廠及持有部分股權的安徽豐原。除新建廠房外,集團亦打算通過收購合併,擴大產能。 集團的啤酒原料─大米和面粉業務,在其領域都各有千秋。集團與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等內地品牌合作,也與香港和日本等地的啤酒釀造廠合作,去年中期毛利率由15.8%上升至30.7%;經營溢利亦升2.06倍,至1.05億元。位于江蘇省江陰的麥芽加工廠第一期已在去年6月投產,三年后待第三期工程完工后,江陰工廠的年度產能將增至52萬公噸,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單一麥芽加工設施。此外,中國只有兩家公司獲批外銷大米,集團是其中一家,并且占有70%市場占有率。面粉業務對集團業務貢獻最小,但目前集團打算擴充三個業務領域的產能,包括小麥加工、面條和烘焙產品,以鞏固集團的龍頭地位。 透過期貨對沖穩定產品利潤 李偉君表示,集團每一分部業務都是業內的龍頭,加上業務需要的原材料主要是內需農產品,無論儲存和銷售等方面都可達到協同作用。他說,面對農產品價格上升,集團透過芝加哥期貨市場和內地大連期貨市場進行對沖,以穩定產品利潤。 他繼續表示,中國消費結構需求正在改變,對安全和優質的食物有需求,于是每一分部都有各自的研發。例如面粉方面,與日本合作生產高端面產品;大米方面,成立開發部門,研究混合米,改良產品或者研究新產品。國際提煉乙醇技術也不斷提高,第一代是以糧食提煉,第一點五代以非糧提煉,現在已發展至第二代以農業垃圾如稻草、玉米稈等提煉,但是成本高昂。目前集團正與歐洲的生物能源商Novozyme合作,研究新的提煉技術,也獲得內地的專利權。集團在研發方面的費用大約占總收入百分比的個位數字。 李偉君預料,廣西新建的乙醇燃料工廠、吉林淀粉廠、肇東廠擴產及江陰麥芽加工廠可在今年提供收入貢獻。他期待今年母公司中糧集團能把旗下的大豆油籽廠和吉林玉龍生物化工注入上市公司,另外在內地上市的乙醇公司,估計注入速度較慢。 此外,集團也正在積極物色海外的收購機會;集團負債率約20%,現金約10多億元,李偉君表示大約需要額外10億元,如果將來有融資需要,會先考慮向銀行借貸,因為目前利率較低,加上人民幣升值,而集團財務報表以港元結算,對集團在賬面上有利。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