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生物質能 - 技術 |
垃圾變成可燃氣文章來源:湛江晚報 | 發布日期:2008-04-15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只有小學文化、今年63歲的湛江農墾廣前公司退休干部馮應生喜獲國家發明專利證書的消息日前傳出,附近群眾都對他豎起了大拇指:“老馮人老心不老,真是了不起。”據了解,馮應生所發明的生物質環保節能氣化爐去年年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證書(專利號200620063472),這個可以將垃圾變為可燃氣的氣化爐也圓了一位退休干部十幾年的發明夢。 思考 能否收集藍色火焰 日前,記者來到湛江農墾廣前公司馮應生的家中,采訪了這位發明家。據了解,老馮原籍茂名高州,1966年因工作調動來到前進農場(記者注:現湛江農墾廣前公司),后任該農場的紙廠廠長。 老馮告訴記者,“雖然我文化基礎不好,但在工作崗位上善于思考,解決了當時在工作中遇到的不少難題。”當記者問到為何要發明這個氣化爐時,老馮告訴記者:“大概是十幾年前,我偶然看到當地農民在收獲季節過了之后,就把諸如蔗桿、稻草等東西堆放起來焚燒,燒完之后就用泥土將其掩埋起來,等到以后作為肥料使用。有一天晚上,我發現這些掩蓋在泥土里的燃燒物竟然有一些藍色的火焰,溫度相當高。當時我頭腦中突然閃出一個念頭,這些熱源這樣白白浪費了很可惜,能不能將這些熱源收集起來呢?” 但由于當時老馮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和精力去仔細研究。 探索 發明獲國家專利 據老馮介紹,直到退休之后,他才有時間真真正正來做這個發明。“2005年開始構思如何著手、如何規劃整個發明步驟,2006年3月試著做樣品。”老馮告訴記者:“雖然自己文化底子薄,但由于負責過廠里的一些節能項目,所以有一些實踐經驗。”曾將液壓機改造成油壓機,為工作帶來了很多方便。 “反反復復,我自己也記不得做了多少次實驗了,由于資金有限,所有東西全部靠自己手工打制,共花費了2萬多元。”老馮告訴記者:“我和老伴兩個人工資加起來才1千多元。”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久,老馮的生物質環保節能氣化爐有了實質性進展,并于2006年8月28日向國家專利局申請了專利。 2007年11月14日,國家專利局正式向其頒發了專利證書。 神奇 垃圾也能變成燃氣 經過廣東海洋大學專家的分析,老馮的生物質環保節能氣化爐用垃圾產生的燃氣包括多種可燃氣體,熱值非常高。國家司法部環境污染司法鑒定資格鑒定人韓舞鷹教授也對老馮發明的前景看好,認為該發明為城市垃圾“變廢為寶”找到了一條出路。 在家中,老馮用自己家用的生物質環保節能氣化爐為記者做了演示。 記者看到,老馮的生物質環保節能氣化爐包括爐體、凈化系統和鼓風裝置等結構。爐體的爐口處設有環形密封水槽,用來控制溫度,而凈化系統包括過濾裝置和分離器,過濾裝置設在爐口環形密封水槽下方,把爐體內腔分隔成氣室和料倉兩部分,氣室的出口經管路與設在爐體外的分離器的入口連接,垃圾燃燒產生的可燃氣體經分離器后就可以用于燃氣灶燃燒。 老馮告訴記者,這種生物質環保節能氣化爐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火力大,而且干凈衛生,可應用于麥稈、山草、樹葉、甘蔗渣、豆稈、花生殼、棉花稈等多種生物質原料。老馮所使用的是木糠等原料,經過氣化爐所產生的熱值相當高。“這個發明最大的特點就是節能。如果按照每天使用5個小時計算,一天只需要 0.01到0.15元電費,1公斤的物料所產生的燃氣可以連續使用60至120分鐘,完全可以滿足普通家庭的需要,并且可以與普通煤(液化石油)氣爐具通用,產生的熱值可增加30%左右。”老馮表示:“由于操作簡單,原料普遍,費用不高,在廣大農村和小城鎮完全適用。” 據了解,目前已有廠家和部分群眾使用上了老馮的這項發明,亦有包括美籍華人在內的國內外廠商表示愿意和老馮合作。在結束采訪的時候,記者還得知,老馮的“三鼓導熱式環保節能干燥機”和“導熱油”兩項發明也正在申請專利。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