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餐廚垃圾處理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確,餐廚垃圾是指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飲食服務、單位供餐等活動中產生的廚余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為切實有效地實施《辦法》,結合本市廚余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處理及管理的實際,特編制本實施方案。
一、 工作目標
建立和完善覆蓋全市的餐廚垃圾管理網絡;實現廚余和廢棄食用油脂的規范收運;提高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確保各區廚余垃圾實現妥善處置;建設高標準的廢棄食用油脂處置設施,實現集約化處置,杜絕廢棄食用油脂進入食品鏈的可能。
二、 工作任務
1、完善管理網絡
在已經建立的廚余垃圾管理網絡的基礎上,將廢棄食用油脂納入管理范疇,完善市、區、街道(鎮)餐廚垃圾管理網絡。
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局負責全市餐廚垃圾處理管理,包括組織廢棄食用油脂處置單位招投標和監管,協調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協同實施《辦法》等。具體管理工作由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承擔。
各區(縣)市容環衛管理部門負責本轄區范圍內餐廚垃圾處理的日常管理,包括餐廚垃圾申報管理、組織餐廚垃圾收運、組織廚余垃圾處置,對餐廚垃圾產生單位、收運單位以及廚余垃圾處置單位實施監督管理,組織開展執法活動、社會宣傳等。
街道(鎮)環衛管理所對本區域內餐廚垃圾產生單位及收運單位實施日常監管,承擔具體的餐廚垃圾申報受理工作。
建立市、區、街道三級管理網絡信息對稱機制,充分發揮管理網絡的效力。
2、規范收運網絡
《辦法》規定,經區、縣市容環衛管理部門招標確定的生活垃圾收運單位,承擔同一區域內餐廚垃圾的收運工作。
各區(縣)應根據《辦法》的要求,明確區域餐廚垃圾收運責任主體,對已經存在的廚余垃圾收運系統要逐步進行規范,并將廢棄食用油脂納入收運服務范圍。對環保部門已經認定的廢棄食用油脂收運隊伍,應采取適宜的方式,逐步納入區域餐廚垃圾收運責任主體的管理。
對區域生活垃圾收運服務重新組織招投標時,應將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包括廚余垃圾及廢棄食用油脂)納入統一招標。
3、建立處置系統
廚余垃圾由各區(縣)市容環衛管理部門負責組織處置,處置單位由區、縣市容環衛部門通過招標的方式確定。在《辦法》施行以前已經建成的廚余垃圾處置設施,可繼續使用。不具備廚余垃圾處置能力的區,可在相關區市容環衛管理部門協商一致的原則下,進入能力富余的設施處置。
廢棄食用油脂由市市容環衛局負責組織處置,通過招投標確定處置單位,并組織實施處置監管。各區(縣)收集的廢棄食用油脂,以及廚余垃圾處置設施分離的廢棄油脂,必須納入統一處置渠道,不得自行處置。
4、完善資金管理
餐廚垃圾收費納入生活垃圾收費管理,收費渠道、收費標準、收費票據等應符合《上海市單位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管理暫行辦法》(滬府發[2004]32號)及《關于本市單位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有關事項的通知》(滬價費[2004]048號)的規定。各區(縣)市容環衛管理部門可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對產生單位在申報時一次核定基數,按月度、季度、半年或年度收取餐廚垃圾處置費。
各區(縣)市容環衛收費中心應根據餐廚垃圾收運單位、處置單位的收運處置量結算收運、處置費用,結算價格、結算周期由合同約定。
三、 主要措施
1、 加強對產生單位的管理
(1)加強申報管理
各區(縣)市容環衛管理部門可將餐廚垃圾申報同單位生活垃圾申報同步進行,每年1月份集中受理產生單位申報,根據上年度實際收運處置量核定當年度產生量基數。對新開業的單位,應及時受理并辦理有關申報手續。
要結合電子政務系統建設,逐步建立網上申報系統。
產生單位申報信息應與各區收費中心共享,按管理部門核定的基數征收餐廚垃圾收運處置費。
各區(縣)市容環衛管理部門應將本區餐廚垃圾申報情況匯總后,在每年12月25日前報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
(2)規范容器設置
各區(縣)市容管理部門應督促產生單位設置規范的餐廚垃圾收集容器并保持容器完好和正常使用。結合收運作業服務要求,產生單位可選擇配置240升、120升、60升規格的廚余垃圾收集容器;60升、30升、15升規格的廢棄食用油脂收集容器。
所有餐廚垃圾收集容器上,應設置統一的餐廚垃圾標識。
(3)加強日常監管
各區(縣)市容環衛管理部門應指導餐廚垃圾產生單位對餐廚垃圾與非餐廚垃圾實施分開收集,對餐廚垃圾中的廚余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實施分類收集;指導產生單位加強文明用餐的宣傳,鼓勵以餐后打包等方式減少餐廚垃圾產生量;建立日常監管檔案,組織日常監督檢查。
2、加強收運單位的管理
(1)收運記錄臺帳
各區(縣)市容環衛管理部門應指導、督促餐廚垃圾收運單位建立收運記錄臺帳。收運單位每季度應向區、縣市容環衛管理部門申報上季度收運的餐廚垃圾來源、種類、數量和處置單位等情況。
(2)收運設備
各區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適宜的餐廚垃圾收運設備,做到密閉化運輸。禁止使用二輪車掛桶收運餐廚垃圾。
所有餐廚垃圾收運設備上,應設置統一的餐廚垃圾標識。
(3)收運作業規范
餐廚垃圾收運單位和從業人員應當遵守下列作業服務規范要求:
①持證上崗。餐廚收運單位的從業人員上崗時,應當持證上崗、穿著統一識別服(設置統一的餐廚垃圾標識),做到文明操作,規范收運。
②定時、定點收運。廚余垃圾應做到日產日清;廢棄食用油脂可按照作業服務要求以及與產生單位的約定,確定收運時間和頻率。
③減少影響。餐廚垃圾收運從業人員在收運餐廚垃圾中,應當維護餐廚垃圾收集容器和收運作業區環境整潔,減少對產生單位正常工作的影響。
④密閉運輸。餐廚垃圾應實行密閉化運輸,在運輸過程中不得滴漏、灑落。
⑤餐廚垃圾運輸設備和工具應當保持整潔、完好和正常使用,無明顯污點、污痕、油跡、油漬。
⑥餐廚垃圾收運單位應當建立應急處理和通報機制,對突發泄漏的餐廚垃圾,應當及時清除干凈。
⑦餐廚垃圾收運單位必須按照運輸合同的約定,將餐廚垃圾運到指定的處置地點,并認真填寫處置聯單記錄;不得擅自改變餐廚垃圾處置地點,任意處置餐廚垃圾。
(4)日常監管
各區、縣市容環衛管理部門對本區域內餐廚垃圾收運單位實施日常監管。
3、加強對處置單位的管理
(1)社會公布
經區、縣市容環衛部門招標確定的廚余垃圾處置單位和市市容環衛局招標確定的廢棄食用油脂處置單位的名稱、處置種類、經營場所等,應通過市容環衛網站或其他媒體向社會公布。
(2)處置臺帳
各區(縣)市容環衛管理部門應指導、督促廚余垃圾處置單位建立處置記錄臺帳;處置單位每季度向區、縣市容環衛部門申報上季度處置的廚余垃圾來源、數量等情況。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應指導、督促廢棄食用油脂處置單位建立處置記錄臺帳,處置單位每季度向廢棄物管理處申報上季度處置的廢棄食用油脂來源、數量等情況,廢棄物管理處應及時將有關情況反饋相關區市容環衛部門。
(3)日常監管
各區(縣)市容環衛管理部門按照合同約定對廚余垃圾處置單位進行日常監管,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對廢棄食用油脂處置單位進行日常監管。
各單位自行使用的廚余垃圾要將處理設備應經(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認證。各區要對處置廚余垃圾的產生單位納入日常監管范圍,促使設備的有效運作。
4、加強執法檢查
各區(縣)市容環衛管理部門應協調、組織、配合開展區域內餐廚垃圾處理管理的執法檢查,打擊產生單位非法委托、非法處置,無資質單位非法收運以及有資質單位不規范收運等現象,并將查處記錄匯總上報市局。
城管綜合執法部門負責并協同其他職能管理部門對餐廚垃圾產生、收運、處置的全過程進行日常執法監察;市容協管員隊伍協助對餐廚垃圾產生、收運、處置單位實施日常監察,發現違規行為及時通知管理或執法部門。
5、建立監管檔案
各區(縣)市容環衛管理部門和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建立相應的監管檔案,記錄對餐廚垃圾產生、收運和處置單位進行日常監督、執法檢查等情況,對違規行為實行記分管理。
6、規范收費行為
(1)收費標準
《上海市單位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管理暫行辦法》(滬府發[2004]32號)及《關于本市單位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餐廚垃圾處理費全市基數內收費指導標準每桶(240升)最高為60元,基數外收費指導標準每桶(240升)最高為120元。
根據廚余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集容器設置規格,基數內的餐廚垃圾收費上限價應按相應比例確定。
(2)收費頻率
各區(縣)可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對產生單位在申報時一次核定基數,按月度、季度、半年或年度收取餐廚垃圾處置費,但在每年底應根據收運聯單實際確認的餐廚垃圾量核算產生單位應當繳納的處理費,多退少補。
7、加強社會宣傳
各區要結合各自實際,加大宣傳投入,利用各種宣傳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有針對性的社會宣傳活動,增強產生、收運、處置單位及從業者遵紀守法意識,增強市民環境意識、監督意識,形成社會共同參與的長效管理機制。
8、開展業務培訓
要結合管理工作的進展,開展法規培訓、業務培訓等,提高管理者的素質,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市市容環衛局負責組織開展各區(縣)市容環衛管理部門相關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各區(縣)市容環衛管理部門負責組織開展區域內街道(鎮)環衛管理部門相關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