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的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特別是在非用肥季節,大量的畜禽糞便污水隨意堆積和排放,導致農村生活和生產環境污染加劇。而在率先興建使用沼氣的地方,畜禽糞便污染則大大減少,農村經濟也得到良性發展。
農村沼氣生態模式通過微生物發酵,把種植、養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現了能流、物流的多層次循環,大大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據專家介紹,農作物秸稈通過沼氣發酵,可使其能量利用率比直接燃燒提高4至5倍;沼液、沼渣作飼料,可使其營養物質和能量的利用率增加20%;通過厭氧發酵過的糞便(沼液、沼渣),碳、磷、鉀的營養成分沒有損失,且轉化為可直接利用的活性態養分,農田施用沼肥,可替代部分化肥。此外,據資料顯示,建一口8立方米的沼氣池,農戶年可節省燃料和電費500元左右;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節支200元左右;養畜及種植業增效也很可觀,帶來的直接效益在1000元左右。
發展農村沼氣可以解決群眾生活用能,帶動養殖業和高效種植業發展,不僅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產量,而且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可見,推進沼氣工程,是加強農村環境污染治理,促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建設新農村,改善農村環境,理應把推進沼氣工程當作重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