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QQ截圖20140117111534.jpg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當前位置:首頁 - 生物質能 - 技術

國際生物質能技術大會(ICBT2008)與您攜手2008

文章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 發布日期:2008-09-12 | 作者:楊東海 陳佩坤 莊新姝 | 點擊次數:

近日,舉國歡騰的北京奧運會落下了帷幕,中國健兒的精彩表現贏得全世界人民的掌聲,而后殘奧會也悄然拉開帷幕。這兩次國際性大會帶給中國人民的不僅僅是歡呼,同時也給整個中華民族帶來榮耀。雖然今年自然災害肆虐中國,卻無法撼動中國人民建設新社會,謀求發展的熱情。2008年,中國人跨越了一個又一個考驗。在殘奧會如期舉行的同時,另一個具有建設性意義的國際性大會——“2008國際生物質能技術大會(ICBT2008)”的前期準備工作也進入緊鑼密鼓階段。

大會第二輪通知剛剛發布,較之早先發布的第一輪通知,本輪通知在組織內容方面顯得更詳盡,更完美。

首先在主題內容上有所增加。考慮到城市垃圾可再生回收利用的特性及對環境的影響,大會組委會決定增加“城市生活垃圾及處理”方面的內容;目前三大能源巨頭及國內外風投普遍看好的麻風樹產油技術也得到重視,屆時將在大會中設置專題研討會加以討論。

其次,大會宣傳工作得以全面鋪開,在互聯網上各大專業網站、各專業雜志、報刊、國內外展覽會上,結合先進的網絡技術以及龐大的互聯網人群,聯合各大平面媒體機構及展會組織,同步進行網絡宣傳、媒體廣告以及邀請函資料免費贈送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普遍關注。

截止第二輪通知發布之日起,組委會共收到專業論文170多篇,其中已審核通過的論文摘要有80多篇,其他的還在緊張的審核過程中。據大會組委會秘書處莊博士透露,接下來的三個月還將有更多的論文投遞過來,預計論文總量將近300篇。

大會吸引了更多國際知名專家的注意。大會委員會成員同時也是生物質能源領域的著名專家,成員總數從原先的31位增加到42位。新增加的專家來自全球各地,在生物質能應用領域有著先進技術水平的美國、意大利、瑞典、希臘等地紛紛派代表參會。生物質能源具有環境友好性,并且在廣大農村有著悠久的使用歷史,因此,本次大會得到了國際節能環保協會和國家農業部的大力支持。

為了聯合國內外更多的專家及行業內人士,擴大大會的影響力和覆蓋面,近期,ICBT2008大會組委會同“第五屆亞洲生物質能發展論壇(5th Biomass-Asia Workshop)”組委會取得聯系,協商在廣州白云國際會展中心同期舉辦,因此本次大會日期略往后推遲幾天,原定于11月29日開始的會議將推遲到12月3日。

“亞洲生物質能論壇”是由中國科學院及日本生物質能亞洲研究株式會社等機構共同主辦,在日本及中國廣州分別設置秘書處,廣州秘書處與ICBT2008秘書處一起設置在了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內。該大會同時也是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國際性會議。自2004年以來,在認識到可持續社會的基礎上,大會每年舉辦一屆,旨在加強亞洲各國之間環境與能源的合作。在過去的四年里,其主要著重于生物質能技術的討論和交流,本次會議為第五屆研討會,將重點在工農業技術領域制定一個清晰的路線圖。

ICBT2008廣開門庭,誠邀天下所有專家及行業內人士共同探討生物質能技術的應用與產業發展;與您攜手2008,期待迎來一個完美的生物質能行業交流會。

相關資料:

國際生物質能技術大會(ICBT2008)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與中國生物質能協會共同主辦,中國生物質能協會是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指導下負責開展生物質能源領域方面的活動、行使相關職能的部門,團結了國內目前從事生物質能研究和產業化的大部分專家學者,在未獲得正式更名之前以“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生物質能專業委員會”對外簽訂協議并承擔相關責任,是我國生物質能源領域最主要的力量。

中國生物質能協會的存在并不是無所憑據,其產生與發展由來已久。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成立于1979年,原名為中國太陽能學會,下設7個專業委員會,其中產業化比較成熟的有太陽能光熱光伏、風能和生物質能,前兩類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因為產業化進程較快,產業發展成熟,因此研究、企業單位較多,國內已有相關行業協會進行統一組織和協調工作。生物質能在近期能源危機和環境保護的雙重壓力下,產業化趨勢明顯加快。為了吸引更多的社會人士關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尤其關注產業錐形剛剛呈現且具有遠大發展潛力的生物質能源,促進產、學、研三方面的融合,迫切需要產生一個具有指導及協調作用的團體,該團體主要為了加強對整個行業的技術指導,協調整個產業鏈上下游組織的發展步伐,從而有力地服務國內生物質能行業,因此,中國生物質能協會在此基礎上產生并逐日壯大。(楊東海 陳佩坤 莊新姝/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中國新能源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新能源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能 源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新能源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綜合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