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沼氣有人問了,我們只管燒氣。哪兒有毛病,電話一打,他們馬上就來維修了,我們很滿意。”9月2日,建湖縣顏單鎮三虹村村民劉祥英說。如今,建湖縣已經采取沼氣物管全托模式,使沼氣物管進農村,探索了一條農村物業服務新路,解除農戶后顧之憂,沼氣用起來既方便又安全。
今年4月份,在建湖縣召開的全省農村能源建設現場會上,農村能源專家狄崇蘭說:“建湖縣在城鄉辦起了沼氣物業管理站,這一創新之舉屬全省首創。他們所探索出的沼氣物管全托模式,既解決了沼氣用戶的后顧之憂,又節約了使用成本,創造了一條農村沼氣推廣物業化管理、產業化開發的新途徑。”
在農村推廣沼氣這一技術,不僅可以保護生態環境,減輕環境污染,控制疾病傳播,還可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種養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為確保農村沼氣建設持續發展,真正讓7000多農戶使用沼氣無后顧之憂,建湖縣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第一家縣、鎮、村三級農村沼氣服務網絡,縣成立沼氣物業管理總站,承擔全縣沼氣池建后管理與服務,培訓、指導和監督鎮村兩級沼氣建設工作,下設鎮管理站和村服務點,直接為沼氣用戶提供相關配件供應和維護服務。
建湖縣能源辦主任張其山說:“采取沼氣物管全托模式,一方面提高了全縣已有的7000多座沼氣池的使用效果,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群眾使用沼氣的熱情。”據了解,建湖縣現已建成沼氣服務點23個,各服務網點都與農戶簽訂了包建、包管、包服務的“三包”協議,每月定期上門檢修,沼氣用戶的沼液、沼渣出料都由專業公司承擔,把沼氣物業管理的觸角延伸到每一個用戶,讓沼氣池真正成為農民增收致富和新農村建設的有效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