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煤電油價格的不斷上漲,山東蒙陰積極推廣新型循環農業經濟模式,在全縣農村中開展建沼氣池,改廚、改廁、改圈等一池三改清潔環保節能項目建設。目前,該縣沼氣用戶已達到1.5萬戶,年產沼氣350多萬立方米,沼渣沼液制肥1萬多噸,年創綜合效益6000多萬元。
山東蒙陰野店鎮毛坪村村民王順珍家自從用上沼氣,基本上是冬天不用燒煤,夏天不用燒柴,又方便又干凈,一年還能節省2000多塊錢。她高興地說:“現在是做飯不用柴和炭,照明不用油和電,我們也過上了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如今這個村家家戶戶建起高標準的沼氣池,村民們只要把開關一開,就可以燒水做飯了,既方便又節能環保,徹底改變了原來煙熏火燎的狀況。
在全面實施農村生態沼氣池工程中,該縣通過廣泛宣傳發動、沼氣用戶現身說法等措施,讓廣大農民對沼氣工程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有了充分認識。同時,該縣還成立沼氣協會,以扶貧開發項目為平臺,采取上級扶持與政府補助相結合的辦法,極大地調動了群眾建設沼氣的積極性。另外,該縣還把沼氣建設與改廚、改廁、改圈相結合,通過對廁所、豬圈、廚房的改造,每年每戶可節煤800多公斤,節電100多度,真正讓農民享受到了沼氣帶來的實惠。(通訊員 梁霞 公丕超 記者 魏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