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生物質能 - 技術 |
雞西王家村使用新能源一人燒火全村做飯文章來源:黑龍江日報 | 發布日期:2008-09-22 | 作者:劉雁波 馬云霄 | 點擊次數:
在雞西滴道區滴道河鄉王家村,受村民尊敬的人中,陳佰昌是其中的一位。 陳佰昌,有個頭銜,王家村秸稈氣化站站長。他受村民尊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陳佰昌一人燒火,全村做飯,讓農民真正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300多戶農民用上新能源 自從2006年8月,該村開始建設秸稈氣化站開始,39歲的陳佰昌就參與其中,他的站長頭銜是經過村民選舉產生的。因為天天給村民燒秸稈、稻殼供氣,他受到了全村人的尊敬。現在,新能源越來越得到了農民的認可,各地紛紛開發新能源,陳佰昌經常給搞培訓,帶徒弟。 有了這個氣化站,打開閥門就能燒水做飯,王家村300多戶農民用上了新能源。王家村生態家園是一道亮麗風景。 金秋時節,記者來到滴道區滴道河鄉王家村的生態家園,只見日光溫室之間的藤架上爬滿了或粗或細、或長或短的絲瓜、冬瓜、瓠子,溫室里的西紅柿秧被成熟的果實墜得直不起腰來……眼見的是豐收景象,耳聽的是農民對新家園的贊美,“過去做飯滿屋煙,現在生火擰開關。多虧有了沼氣池,再也不愁煙熏火燎了,我們也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走綠色高效農業的路子 “要想增加農民收入,就必須轉變傳統生產生活方式,走節能降耗,降低生產成本,發展綠色優質高效農業的路子。”滴道河鄉鄉長杜運亮這樣認為。當他們捕捉到省內有利用各種能源的節能建設項目信息時,立即組織人員外出考察、學習,并在村民中宣傳生態家園的意義。在贏得村民認可的前提下,經過多方努力,于去年協調資金100萬元,建起了10戶“多位一體”生態家園,為每戶建一個300平方米日光節能溫室,4平方米水沖式廁所,還建了八個8立方米的太陽能增溫沼氣池,一個100立方米集供熱、取暖、做飯于一體的沼氣池,一個15立方米燃池。 路燈亮了大棚暖了生活美了 在生態家園小區中,呈現了環保、綠色、高效、節能四個特點,農民生活用上了沼氣,不僅減輕了燒煤的經濟負擔和帶來的污染,村里也降低了垃圾處理費用。鄉里又統一引進了西紅柿品種,在統一的技術指導下生產的綠色農產品也實現了農戶的增產增收。今年,預計可產出西紅柿10萬公斤,出口俄羅斯年創匯3萬美元,入戶農民人均增收2000元。 路燈亮起來,大棚暖起來,生活美起來,新能源使雞西的農村發生了大變化。幾年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快速發展,現已推廣戶用沼氣池、沼氣工程、生物質能源化利用工程、太陽能開發利用和風能發電等農村能源項目,覆蓋全市三縣(市)六區、47個鄉鎮、 459個村,有近2萬戶農民用上了沼氣、秸稈燃氣、太陽能等新型清潔能源,年綜合效益實現6000萬元。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